第478章 商业思维(1/2)
金老三率人离开后,和他们一起吃饭的那几个买卖人,低头商议了一阵,也起身离开。
田晓青好心提醒他们,便喊道:“喂,同志,那个金老三是个大骗子,你们小心些,别上了他的当!”
那几个人瞅了田晓青一眼,呵呵笑道:“我们有眼睛,我们自己会看、会分辩,不劳你们费心。你们要是想截我们的货,那你们就打错主意了!我们走!”
田晓青愕然半晌!
王林苦笑道:“田姐,你现在知道了吧?好心也能办坏事的!无缘无故的,谁会相信我们几个陌生人的话?”
田晓青生气的道:“这些人,活该被骗,连好赖话都听不出来!狗咬吕洞宾,不识真假人!”
王林道:“别生气。善恶到头终有报。”
下午,田晓青和吴大壮、罗伟出去收购国库券。
王林和沈雪来到即将开业的小百灵剧场和艺校。
小百灵剧场请了一个当地人在管理,此人四十来岁年纪,名叫罗元忠,以前在某话剧团当导演,后来下海经商当倒爷,亏了几万块钱,正好看到小百灵剧场刊登在报纸上的招聘广告,就前来应聘,林妹妹和沈雪一起面试后,觉得此人可用,就让他来当剧场的主任了。
林妹妹是小百灵的经理,同时管理剧场和艺校。
艺校的主任,请的是一个刚刚从某歌舞团退休的一个老艺术家,名叫蒋惠芳,她在北金有人脉、又有徒弟,小百灵艺校不管是招老师、还是招学生,她都能帮到忙。
王林和沈雪到来后,先和罗元忠、蒋惠芳见面。
真正的北金本地人,有一种特别的气质。
西皮京韵二锅头,同仁堂外前门楼,大碗茶喷四合院,说话最冲北金妞儿。
这些老玩意,都比不上北金的“爷”。
北金男人,那可不是随便叫的,搁过去叫“爷”。现在虽然不兴这个了,冷不丁喝一声,也是爷们儿,拍拍肩膀,那就是哥们儿。
北金男人活得潇洒。哥儿俩一见面:哟,你小子混得不错呀,最近在玩儿什么呢?
无论什么样的艰苦创业,什么坎坷荆棘,用北金人的话来说,就叫:您省省罢,搁我这儿,女娲补天和家里糊顶棚没啥两样。
这种心态,离庄子他老人家的境界也差不了几层楼了。
但玩儿就要玩儿出色彩,混就要混出名堂。
罗元忠虽然是个中年人了,但活得跟个年轻人似的,玩艺术的人,心态多半要年轻一些。
只见他穿着的确良白衬衫,大兵裤,这种裤子上肥下紧,裤脚还要向外挽一寸左右,白袜子掖在裤角外面,脚蹬一双大片儿鞋,也就是欲称的懒汉鞋,衬衫的领口敞着,露出一个扣子的位置,脖子上现出一条金项链,但这金项链并不是纯金的,而是用红绳儿系了几个金球球。
王林他们来的时候,看到罗元忠就坐在办公室里,右手端一只大海碗,估计有一尺见圆,满满一碗炸酱面,左手拎半根儿黄瓜,就那么一坐,正吃得欢快!
罗元忠一看来了人,问道:“你是?”
但他马上就看到了沈雪,哈哈笑道:“沈校长,你好!你好!”
沈雪笑道:“罗主任,这位是王林同志,他是小百灵公司的老板。”
“啊哟,王老板!王总!”罗元忠放下碗和黄瓜,笑着迎上来,“王总好,王总请坐。”
王林笑道:“罗主任,你怎么才吃饭?”
罗元忠道:“这不剧场马上就要开业,我带着人在布置呢!还有节目也得彩排,人员安排、服化道,一堆事,刚忙完!王总是第一次来视察我们北金小百灵吧?”
王林笑道:“你先吃饭,吃过饭,我们再聊。”
罗元忠应了一声,仍然坐下来吃面。
王林问道:“大晌午的,也不吃个饭?就吃面?”
罗元忠笑道:“吃习惯了。吃面吃得下!”
王林哦了一声,心想这里是北金,饮食习惯都不同。
他问沈雪道:“蒋惠芳老师离这远吗?要不请她过来,我们一起见个面?”
罗元忠道:“王总,请稍等,等下我们一起去见蒋老师。她是老师,我们理应过去见她,怎么好意思让她跑过来呢?”
王林心想,这罗元忠还挺懂礼。
罗元忠吃面很快,一口面一口黄瓜,咬得咯嘣脆,吃得倍儿香。
他很快就吃完了,端起一个碗口粗细的搪瓷杯子,咕噜咕噜灌了一大口茶,抹抹嘴,笑道:“王总久等了,我们去找蒋老师吧?”
虽然只是第一次见面,但王林觉得此人性格、人品都还行,应该差不了。
“王总,请。沈校长,请。”
三人走出剧场办公室。
剧场是两层楼,一楼是演出大厅,还有售票室,后台。
二楼就是办公室、杂务间,还有几间比较大的更衣室,像大型汇演时,就派得上用场。
艺校就在旁边一幢楼里,这里以前是某国营公司的办公楼,搬走以后就被林妹妹租了下来,现在改造成了艺校。
剧场和艺校的外墙上,都悬挂着巨大的招牌,招牌上写着小百灵剧院、小百灵艺术培训学校等大字。
王林三人来到艺校,这边的办公室就设在一楼,教室都在二楼以上。
每间办公室的门口,都挂着铭牌。
王林他们走进主任办公室,看到里面坐着一个妇女同志,看起来并不显年纪,留着短发,烫得卷卷的,脸容和身材都很清瘦。
这个年代的女同志,50周岁就可以退休,艺术家有活力,身材好,保养也好,看起来自然显得年轻。
此人便是蒋惠芳了。
罗元忠笑道:“蒋老师,你好。我们小百灵公司的大老板,王林王总,从申城过来了!”
蒋惠芳站起身来,她个头很高,又穿了一双小高跟皮鞋,身材显得更加瘦长,气质优雅从容。
“王总,你好!沈校长好!”蒋惠芳和王林、沈雪一一握手。
“蒋老师,你好。”王林笑道,“没想到蒋老师这么年轻。”
蒋惠芳笑道:“我五十了,已经退休了。”
王林道:“学舞蹈的真是冻龄,蒋老师看起来跟三十岁的同志差不多。”
女人当然都喜欢听恭维话,蒋惠芳微微一笑:“王总太会夸人了。”
王林坐下来,和他们一起谈论即将开业的事情。
罗元忠道:“王总,我们剧场方面,一切准备就绪,我们明天还要做一场最后的彩排,后天就可以正式上演。”
蒋惠芳道:“我们这边更简单了,授课的老师,早就请好了,只等后天开业,等学生前来报名了。”
王林沉吟道:“你们觉得,现有的广告宣传,力度够不够?还需要不需要扩大宣传?”
蒋惠芳道:“我们学校开办了二十个班级,每个班以二十个人计算,再加上每周的错峰教学,每个教室,我们每周总共可以安排九个班上课,也就是说,我们总共可以招180个班,那我们全部招满员的话,可以招3600个人!这个规模算得上比较大了。不过北金有一千多万人口,招3600个学生,应该不成问题。”
周一到周日,每天晚上,每个教室都可以安排两个课时。
再加上周上午和下午,各可以安排两个课时。
加在一起,总共是18个课时。
每个学生每一周,安排两个课时。
也就是,一个教室,每一周,可以错峰安排九个班。
二十个教室,就是180个班。
这是每周同时可以安排的班级数量。
每个班级招20个人左右。
计算下来,学生总数就在3600人左右!
沈雪道:“我们现在投放的广告,主要集中在报纸、广播电台。因为这些媒体的广告相对便宜。”
王林之前来北金时,和这边的广告商何荣贵合作,在央视等媒体投放了大量的爱晴柔卫生巾广告,现在这些广告都已经相继播出,取得了意料之中的反响,爱晴柔卫生巾在全国的销量猛涨。
正因为这次愉快的合作,小百灵公司投放广告时,王林还是找何荣贵的广告公司合作。
蒋惠芳道:“王总,先看看报名情况好了。如果招生严重不满的话,再打一轮广告也不迟。”
王林道:“就怕开学以后,家长们该给小孩报名学舞蹈艺术的,都已经报完了。错过了最佳时机。”
沈雪道:“我们在申城开业时,是找各个学校发宣传单!我觉得这个方法最靠谱,报名的人直接把我们办公室都挤爆了!”
王林道:“我们在北金这边没有教育部门的人脉,这一招很难搬用。”
蒋惠芳道:“你们的意思是说,直接往各个中小学校放宣传单?”
王林笑道:“对,我们在申城就是这么做的,不过不是自己去发传单,而是找教育机构合作,由各个学校的老师发放。这样一来,家长和同学们看到了,还以为是学校指定的课外培训机构,自然而然产生一种信任感。”
蒋惠芳道:“我弟弟倒是教委的,不过他是区里面的,管不了一个市。”
王林道:“如果能发一个区的传单,那也足够了!我们只有二十个班,只要招满3600个学生就够了。就算招不满,差不多也就行了,开业以后,还能招一些学生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