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狂赚一百万!(1/2)
金悦走进王林办公室,开心的笑道:“王总,好多人来进货啊!”
王林嗯了一声:“统计出来了吗?”
“我都记了下来,请过目。”金悦把几张纸放到王林面前。
王林打开来看。
金悦在旁边笑道:“王总,订单很多啊。”
王林点点头,问道:“我们库存有多少?”
金悦道:“我算过,大约有五千多万片,三百多万包。我们开工以来,除了供销社拿过一批货外,其它的全部存在库房里了。卫生巾又占地方,加上仓库又小,所以这边的仓库都装满了。”
王林道:“嗯。”
金悦道:“王总,今天一天,我们就可以把库存全部清空了!我们接到的订单,就有六千多万片呢!”
王林沉吟道:“行,先把这库存清空吧!今天来批货的,全部同意!”
“是,王总。”
“算过没有?能赚多少钱?”
“王总,全部卖完,可以收回280万左右的货款,我们的利润是每片赚两分钱,总利润在100万左右。具体的数据,回头我再详细计算。”
王林欣慰的笑了:“很好。”
金悦道:“王总,没想到这卫生巾看起来是个小生意,每一片辛苦生出来,才赚2分钱的利润,但也这么赚钱呢!”
王林笑道:“我们靠的是走量啊!这里是5千多万片的卫生巾!是我们大半个月的产能呢!而且这批货批走之后,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售空?他们下次来进货,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所以,我们这钱赚得并不轻松。”
“是的,王总,那我先去通知仓库批货了。”
“去吧!”王林挥了挥手,“记住,一律现金结算,如果有赊欠的,一律不批。”
“好的,王总。”
王林哈哈一笑,惬意的往椅背上一靠,心想总算破开卫生巾销售的冰局了!
整整一天时间,爱晴柔卫生巾厂的仓库门前,一直车水马龙,一车又一车的货物,被装上了车。
存放在蓝厂那边的货,也被抢购一空。
那些来进货的人,看到白厂时,还以为这是一家私营企业,但到了蓝厂仓库一看,这不就是申纺厂吗?再一打听,原来这是一家国企参股的企业!
于是,进货的批发老板们,对爱晴柔的资质更加信任了。
一直忙到晚上八点多钟,爱晴柔仓库的货才全部装车完毕。
这边还有人等在厂外,嚷着要进货,听到工人们说,库房已空,明天请早后,这些进货的商人才不得不离开。
广告产生的巨大效益,让王林尝到了甜头。
财务组清点结算完毕,把相关单据报给王林审核。
王林看了以后,大概的钱数,果然和金悦计算出来的差不离,爱晴柔卫生巾,从开业至今,赚了100万!
比起国库券的暴利来,卫生巾厂现在的效益,还比不过跑国库券的收益,但这还只是一个开始,等全国渠道构建起来,等全国的广告打响,等生产线进行扩大以后,卫生巾厂的利润肯定会赶超国库券的收入。
这一步棋,王林走对了!
有了稳定的实业收入,王林才有更大的能力、更强的后盾,进行其它投资。
这天忙完,已经是晚上十点了。
三楼办公室的同事们,加班加点到十点,陆续下班离开。
金悦最后走的,见王林办公室还亮着灯,便过来敲了敲门,听到声音后,进来问道:“王总,你还不下班吗?”
王林笑道:“你先走吧,我还有点事。”
金悦道:“王总,注意休息,别太劳累了。”
王林点点头:“你也辛苦了,回去吧!明天还得上班呢!”
金悦这才离开。
不一会儿,沈雪带完班上来,讶道:“王林,你还在呢?我还以为你早就走了呢!我今天一直在带班。”
王林笑道:“今天是收获的一天啊!我们库存的卫生巾,全部卖光了!”
沈雪高兴的道:“是吗?是广告带来的效果吗?”
王林道:“当然了,我要谢谢你!这两支广告,你拍得太完美了,给我们卫生巾厂带来了巨大的广告效益。说吧,你说想什么样的礼物?只要我买得起的,我一定送给你。”
拍这两支广告片,沈雪和赵百灵,都是友情出演,没有谈什么钱的事情。
王林也不想跟沈雪谈钱,想送她一个礼物,以表谢意。
沈雪嫣然一笑:“我们之间,不需要这些礼数吧?我也不辛苦,怎么好意思要你的礼物呢?”
王林也就不再多言,心想以后看她缺什么,再买什么送她好了,便道:“那我先回家了,你今天带了一晚上的班,也辛苦了,你也早些休息。”
“嗯。晚安。”沈雪送他到门口,恋恋不舍的看着他。
王林感受到她的依恋之情,便笑道:“沈雪,要不要出去吃个宵夜?我有点饿了。”
“啊?宵夜,不吃了吧?”沈雪抿嘴笑道,“我怕长胖。而且这么晚了,哪里还有吃宵夜的地方啊?”
“有啊,有很多大排档的,你不知道的吗?”
“我晚上很少出去玩,真不知道。”
“乍浦路美食街啊,那边一到晚上,全是美食。在那边开排档的,都是国营餐厅和国营工厂食堂的大师傅在那边摆摊赚钱呢!”
“是吗?你别说了,说得我都流口水了。我晚餐都没吃呢!”
“走吧,偶尔放纵自己一次!好不好?”
“嘻!好吧!那你带着我,去长长见识也好。你等等我啊,我换套衣服。”
“好。”
沈雪冲了个凉,换了一套衣服。
因为要和王林出去玩,她当然要精心打扮一下。
她穿着一件红色的细毛线衣,罩一件黑色的外套,一条紧身的踩脚裤,一双细跟皮鞋,长发披垂,描了下眉毛,拿口红轻涂樱唇,明眸皓齿,肤白貌美,亭亭玉立。
王林眼前一亮,笑道:“你真的是穿什么都好看。”
沈雪很羞涩的笑道:“也只有你夸夸我了!”
王林哈哈一笑,带着她下楼来。
申城的大排档由来已久,市民会享受生活。百年以前,夜宵是和戏院、舞厅联系在一起的。看完戏、跳完舞出来,已近深夜,肚皮未免有点憋,硬要就这样回去困觉,总归觉得缺点什么,吃一碗点心下去,五脏六腑都舒服了。
早在清末,广东人开的馆子里就有宵夜卖了。
夜宵、消夜、夜排档的消费习惯,也来源于广东那边。
四川北路一带的福德路、武昌路、塘沽路、天潼路、吴淞路等是广东人集聚的地方,俗称为“广东街”,因而广东美食被大量引入这一带。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申城有二十多万广东人,他们大部分居住在虹口这一带,这里的街区开设了许多广式的酒馆、茶楼、商店和戏院。
20世纪80年代末,申城流行下海、做生意、跑买卖,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结束了一天工作的市民,肚子饿了当然是要找地方犒劳一下自己。于是,国营餐厅和工厂食堂的大师傅们瞅准了时机,下班后带着老婆孩子就支起了夜排档。
几张桌子,几打摞起来的塑料凳子,一张菜台,一个煤气灶,一口锅,老公炒菜,老婆记账,孩子摆筷——第一批夜排档,大多是这么来的。
保罗酒家、鹭鹭酒家、兰心餐厅等几家后世知名的本帮菜馆,当年都是从排档起家。
王林开着车,来到乍浦路美食街,在街口停好车,带她往里面走。
其它街巷,早就冷冷清清的了,但在这边,却是灯火通明,到处冒着油烟味、烧烤味、海鲜味。
“王林,真有夜宵吃呢!”沈雪咯咯笑道,“完了,我今天晚上肯定要长肉了。”
“怕什么?回去跳一支舞,能量就消耗了。”
“嗯!那就吃吧!”
“王副厂长!”一声熟悉的喊声传来。
“胡主任?”王林一看,居然是厂里的食堂主任胡汉林,“你在这边摆夜市摊啊?”
胡汉林呵呵一笑:“反正下了班也没事做,就在这边摆了个小摊。你们这是?”
“来吃宵夜的啊。”王林道,“就在你这吃了,有什么好吃的啊?”
胡汉林拿了一个食谱过来,说道:“有炒粉,有柴爿馄饨,青菜肉丝炒面,酱爆花蛤、辣炒螺蛳,羊肉串、涮羊肉都有,各种烧烤也有。”
王林问沈雪:“你想吃点什么?”
沈雪道:“我吃个馄饨吧。”
王林点了份酱爆花蛤、辣炒螺蛳、烤虾,又点了些烧烤,因为要开车,就没点酒,只点了一瓶健力宝,又点了一瓶汽水给沈雪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