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封神(2/2)
武王受了册、宝,即天子位,面南垂拱端坐。
乐奏三番,众诸侯出笏,山呼:“万岁”
。
拜贺毕,武王传旨,大赦天下。
众人簇拥武王下坛,来至殿廷,从新拜贺毕,武王传旨,命摆九龙饰席,大宴八百诸侯,君臣共乐。
众人酒过数巡,俱各欢暢。
百官觉已深沉,各辞阙谢恩而散。
后人读史,见武王一戎衣而有天下,君臣和乐,作诗以咏之。
…… 如今人间朝代更迭之事已完,却是合该封神事宜。
只见那日空中笙簧嘹亮,香气氤氲,旌幢羽盖,黄巾力士簇拥而来。
白鹤童子亲赍符敕降临相府。
话说姜子牙迎接玉符金册,供于香案上,望玉虚宫谢恩毕,黄巾力士与白鹤童子,别了姜子牙,回转昆仑。
姜子牙将符敕亲自赍捧,借土遁往岐山前来。
只一阵风早到了封神台。
有清福神柏鉴来接子牙。
子牙捧符敕进了封神台,将符敕在正中供放,传令武吉、南宫适:“立八卦纸幡,镇压方向与干支旗号。”
又令二人领三千人马,按五方排列。
子牙分付停当,方沐浴更衣,拈香金鼎,酌酒献花,绕台三匝。
子牙拜毕诰敕,先命清福神柏鉴在台下听候。
子牙然后开读玉虚宫元始天尊诰敕:“太上无极混元教主元始天尊敕曰:呜呼!
仙凡路迥,非厚培根行岂能通;神鬼途分,岂谄媚奸邪所觊窃。
纵服气炼形于岛屿,未曾斩却三尸,终归五百年后之劫;总抱真守一于玄关,若未超脱阳神,难赴三千瑶池之约。
故尔等虽闻至道,未证菩提。
有心自修持,贪痴未脱;有身已入圣,嗔怒难除。
须至往愆累积,劫运相寻。
或托凡躯而尽忠报国;或因嗔怒而自惹灾尤。
生死轮回,循环无已;业冤相逐,转报无休。
吾甚悯焉!
怜尔等身从锋刃,日沉沦于苦海,心虽忠荩,每飘泊而无依。
特命姜命尚依劫运之轻重,循资品之高下,封尔等为八部正神,分掌各司,按布周天,纠察人间善恶,检举三界功行。
祸福自尔等施行,生死从今超脱,有功之日,循序而迁。
尔等其恪守弘规,毋肆私妄,自惹愆尤,以贻伊戚,永膺宝箓,常握丝纶。
故兹尔敕,尔其钦哉!”
姜子牙宣读敕书毕,将符箓供放案桌之上,乃全装甲胄,左手执杏黄旗,右手执打神鞭,站立中央,大呼道:“柏鉴可将‘封神榜’张挂台下。
诸神俱当循序而进,不得搀越取咎。”
柏鉴领法旨,将‘封神榜’张挂台下。
只见诸神俱簇拥前来观看。
那榜首就是柏鉴。
柏鉴看见,手执引魂幡,忙进坛跪伏坛下,呼宣元始封诰。
姜子牙道:“今奉太上元始敕命:尔柏鉴昔为轩辕皇帝大帅,征伐蚩尤,曾有勋功;不幸殛死北海,捐躯报国,忠荩可嘉!
一向沉沦,冤尤可悯。
幸遇姜尚封神,守台功茂,特赐宝箓,慰尔忠魂。
今敕封尔为三界首领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之职。
尔其钦哉!”
柏鉴在坛下,阴风影里,手执百灵幡,望玉敕叩头谢恩毕。
只见坛下风云簇拥,香雾盘旋。
柏鉴至台外,手执百灵幡伺候指挥。
姜子牙命柏鉴:“引黄天化上台听封。”
不一时,只见清福神用幡引黄天化至台下,跪听宣读敕命。
姜子牙道:“今奉太上元始敕命:尔黄天化以青年尽忠报国,下山首建大功,救父尤为孝养;未享荣封,捐躯马革,情实痛焉!
援功定赏,当存其厚,特敕封尔为管领三山正神炳灵公之职。
尔其钦哉!”
黄天化在坛下叩首谢恩,出坛而去。
…… 姜子牙封罢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已毕,只见众神各去,领受执掌。
不一时封神台边,凄风尽息。
惨雾澄清,红日中天,和风荡漾。
武王主天下五十年,垂拱而治,海内清平,万民乐业。
而后武王飞升天庭,登上紫薇北极大帝之位,执掌诸天星辰。
与被恭迎回天庭成为玉帝的张百忍、被封为统御万雷的勾陈上官天皇大帝的陆压、统御万类的东极青华大帝太乙真人、统御万灵的南极长生大帝南极仙翁、统御万地的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并称为六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