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零六章 养獒的魏王(1/2)

嬴政瞳孔一缩,随即恢复平静,淡淡说道:“你们先退下。”

殿内,没有半分动静,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在李玄常的感知中,暗地里窥视的目光少了很多。

或许还有人,但这些人必定是可以信任的手下。

能取得嬴政的信任,自然是没有问题。

“你说吧。”

“儿臣这次要说的,是罗网。”

听到罗网这两个字,嬴政眉头微微一皱,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罗网贵为大秦凶器,历史由来已久,从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为大秦铲除了不少敌人。

可以说,这个组织,在七国中编织了一张无形的巨网。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都有可能成为罗网的猎物。”

“罗网已经深深扎根在大秦身上,先前的灭国之战,罗网虽然立下不少功劳。

但同样的,它也在急速扩张。

罗网专门吸收六国的流亡游侠剑客和监狱死囚。

甚至很多贵族人士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都进入了罗网。”

“短短两三年内,罗网在这片大地之上的凶威越来越甚。

势力更是犹如滚雪球一样,统治了地下的阴暗层面。”

“但罗网的核心便是利益,这个组织,没有忠心,没有清白。

任何人都可以加入罗网,但经过地狱般的试炼之后,他们才可以成为罗网成员。

罗网的成员,龙蛇混杂,心思各异。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

“一旦没有了利益维系,这个组织将在黑暗中滋生出无尽的罪恶。

它固然是凶器,但这件凶器却有可能因为太过凶戾而伤到自己人。”

“儿臣认为,应该将罗网拆分。

一个庞大的刺客组织,里面若是充满了心怀不轨之徒,对大秦充满仇恨的人,这样的组织,没有存在的必要。”

“黑冰台,是由铁鹰锐士演变而来,历来都在历代秦王的掌控之下。

儿臣组建的影密卫则全是由关中参军的老秦人组成,他们更是完全可以相信。

唯独罗网,它只是一件凶器,没有丝毫忠心可言。”

“父王虽然英明神武,是大秦立国以来最为优秀的君王,但,您不可能事事巨细。

而有些事,并不是人力可以控制。

天威难测,人心更是难以预料。

更何况是这么一个以利益为主的组织,倘若有一天,这个组织因为利益,转过来对付大秦,父王,您又该如何?”

“如果有那么一天,罗网已经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在大秦编织出了一张巨网。

赵高虽是执掌罗网,但他只是一介阉人,常年处于宫廷之内。

对于罗网,他敢说里面尽是忠于大秦之人?”

听到这些话,嬴政眼神顿时复杂莫名。

他知道这个长子很有主见,但没想到这次他居然把目光转向了罗网。

他深吸一口气,脑海里闪过许多片段。

当初,他因为韩所著的文章,不惜前往韩国,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

就在那里,他遭到了八玲珑的追杀。

后来,八玲珑的真身已经被揭露,他们自始至终,都只有一个人,此人就是罗网中的天字一等杀手,黑白玄翦。

若不是因为鬼谷纵横,说不得他会被留在韩国。

罗网中人,虽说任务高于一切,但却是有些太凶了。

但一想到罗网在灭韩、灭赵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嬴政轻轻摇头。

“你所说的,孤明白。

现在罗网还有用,对于大秦而言,它必须保持足够的锋利,才能对敌。

这些事,等六国灭亡,大秦再无敌手之后,再行处理。

现在,还为时过早。”

至于罗网带来的隐患,他相信,自己可以一力镇压。

这便是,未来千古一帝的自信。

对于未来要面对的楚国,罗网不过是纤芥之疾,不足为虑。

“儿臣明白。”

李玄常内心轻轻叹了一口气,没有再劝。

······ 咸阳宫内,大臣林立两侧。

灭掉燕国之后,王翦已是军功卓著,成为大秦军方第一人。

可以说,现在他的名声,不在当年的武安君白起之下。

现在,六国已灭三国,天下已有大半都在秦国之手。

而坐在王座上的嬴政,其身上的气势却是越发深沉,犹如深渊一般。

他无形中散发的威势,都让群臣心惊胆战。

“此次灭燕,一战功成,王老将军真是用兵如神,不愧是我大秦上将。”

嬴政看着堂下的王翦,称赞不已。

“老臣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而已,这次,多亏了燕国的燕春君作为内应,否则,四十万大军怎么会轻易被击溃。”

若是其他人碰到此滔天之功,定会喜不自胜,被冲昏头脑。

但王翦并没有,而是把功劳推辞。

他每次领军作战,军中必然有其他的副将,老将。

之前是杨端和,这次是辛胜,蒙恬等将领。

灭国之战,滔天的军功,可不能由他一人独享。

他不会忘记,当年的白起是怎么死的。

现在,他的战功,已经超过了当初的武安君白起。

所以,他更加小心谨慎。

功高震主,罕有能够善终之人。

“好了,这次灭燕,大秦并未损失多少士兵。

而且,开春之际即将到来,孤希望,能够一鼓作气,拿下魏国。

诸位卿家,意下如何?”

“大王,老臣以为,此事可成。”

出奇的,老丞相王绾居然同意了。

“臣附议。”

“臣附议。”

······ 灭燕之战,秦军胜的轻松,大军未损。

而且因为是一战功成,俘虏了不少士兵,秦军的军队反而扩充了不少。

相应的,燕国准备的粮草也落入了秦军手上。

可以说,现在的大秦,兵精粮足,士气高昂。

一鼓作气,进攻魏国,没什么不妥。

在群臣开口之际,尉缭也出声了。

他是魏国大梁人,魏国的状况,没有谁比他更清楚的了。

“想要攻魏,不得不提到现任的魏王假,在历代魏王之中,他算是比较昏庸的了,也正是因此,臣才会来到秦国,一展胸中抱负。”

说到魏王假,尉缭脸上反而带着无奈:“从来庙堂不能决策国事,都和君王有怪癖有关,春秋战国以来,历史上有怪癖的君王很多,燕王爱好上古虚名,经常打算禅让燕国宝座给弟弟雁春君,所以让太子燕丹在朝堂之上没有任何的势力;韩王爱好权谋,所以才有修建水渠的疲秦之计;齐宣王爱好学术,稷下养士而不用士;楚宣王好星相,以天意决邦交之道; 但是这都是谋算家国之道,虽然很荒唐,但却没偏离正道。

唯独魏国君王,代代都有恶癖,昏庸的程度,令人发指。”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