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八章 东君入秦(1/2)

一秒记住!!!

手机用户输入: , 郑国渠成,天下皆惊。

当年,韩国的疲秦之计被其余五国称赞不已。

此工程之浩大,亘古罕见。

所有人都认为,大禹开山治水只不过是存在于传说之间,这条四百多里的水渠即使是修成了,也不可能有多大用,因为郑国本就是间谍,怎么可能会做资敌的事。

但,人心变幻莫测。

或许是秦人的风骨和秦国君臣的信任,郑国数十年如一,不辞艰辛的修建郑国渠。

山东六国怎么也没想到,十年来,等到的却是这样的噩耗。

天下有识之士无不捶顿足,仰天悲叹。

大秦得此水渠,关中根基已成,一统天下,不过是时间问题了。

韩国新郑,紫兰轩。

莺歌燕舞,紫醉金迷,一条条在清凉微风下随意飘动的紫色纱幔摇曳,一缕缕女子幽香弥漫,一丝丝醇香酒气蔓延,扩散至整个紫兰轩上下。

一位位公室贵胄、大夫上卿在这里纵娱乐,软玉温香,酒水迷人,触手处,滑腻无比,耳边丝竹管弦之音不绝,真是天上人间之所。

案几上,酒仍旧是美酒,可却没有人去动它,就连往里素美酒的韩非也是无动于衷。

当年韩惠王使用疲秦之计,他还年幼。

现在,十年已过,郑国渠成。

现在,韩非已经嗅到了战争的气息。

不出三年,韩国即将再次面临秦国的兵锋。

这一次,谁又能解救韩国?

六国之中,韩国最是弱小。

而且毗邻秦、赵、魏三国,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秦国若是想吞并天下,第一个要灭的,就是韩国。

“现在,嬴政不仅大权在握,而且坐拥巴蜀、关中之地。

战争,很快就要来了。”

卫庄一袭黑色锦衣,轻轻抚摸着鲨齿冰冷的锋刃,神色冷厉的说道。

“是啊,我没想到这一天居然这么早就来了。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韩非拿起案上的美酒,一饮而尽,言语中满是苦涩之意。

“现在,姬无夜、韩宇他们对你可是极为警惕。

若想在韩国变法,你必须先解决他们,这是你唯一的机会,也是你最后的机会。”

卫庄放下手中的鲨齿,眸中闪过一丝杀意。

“不可,想要变法,就需要堂堂正正,怎可知法犯法?”

韩非想都没想,直接拒绝道。

先不说韩宇是他四哥,一旦他们这样做了,这无疑是与韩王撕破脸皮。

到时候,他不会再容他在韩国。

到那个时候,就真的是再无挽救之力,其余六国也不会坐视他把握朝政。

想法虽好,可是太过激进。

“哼!”

似是对他有些不满,卫庄眼中闪过一丝嘲讽。

在他看来,秦国即将再出函谷,兵临六国。

而他们却还在跟夜幕纠纷,难以理清。

还不如快刀斩乱麻,以雷霆之势掌控朝堂,控制韩王,再行变法之事。

要么韩国在他们手上兴盛,要么,韩国在他们手上灭亡。

只是,韩非为韩王之子,绝对不会这样做。

一旁的紫女见状,脸上不由得露出担忧之色。

难道,韩国真的是无力回天了吗?

“以武掌权,得位不正,很容易被六国找到借口攻伐。

到时候,韩国恐怕就更危险了。

明天,我就上朝面见父王。

上强韩之策,这一次,是我最后一搏。

如若不成,再行此策。”

韩非俊美的脸上满是挣扎之意。

如果不是没有办法,他绝对不会兵行险招。

······ 咸阳城就像是一座盘踞在骊山脚下的巨兽,斑驳的城墙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 几十名黑衣黑甲,材魁梧的大秦士兵手持长戈分成两排,在城门口站岗。

他们黑衣、黑甲、黑戈。

秦人尚黑,秦兵亦是着黑色,他们脸上戴着黑色面具,露出来的两只眼睛凶光闪烁,不停的扫视进出城的人。

这就是秦国的虎狼之师,让六国畏惧之劲旅?

咸阳城门,一个着灰袍的老者不断打量着士兵,暗赞不已。

他来自魏国大梁,这一次来秦国就是为了一展抱负,施展自己所学。

今一观,他觉得,自己来对了。

也只有这样精悍的士卒,才能攻伐六国。

······ 而此刻,咸阳宫中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她一袭暗蓝色的长裙,漆黑柔亮的长发低束,发上一根暗色的金簪,缀上暗蓝色的宝石首饰,简单,却又雍容华贵。

五官精致无双,白皙如玉的肌肤上隐隐有光泽浮现。

长裙之下,白皙如玉的双肩露,初现规模的双峰隐匿其中,让人忍不住一窥其中色。

“阳家,要投靠我大秦?”

嬴政一袭黑色玄服,端坐王位,不经意间流露的威势让一旁侍奉的宫奴瑟瑟发抖。

“天命在秦,大秦历经几世积累,如今时机已到,大王要一同天下,想必我阳家应该能为大王效劳。”

此人正是阳家的东君,阳家仅次于东皇太一的人物。

她朱唇轻启,没有惶恐,没有谦恭,仿佛只是陈述一个事实。

“哦?

诸子百家中,阳家的实力似乎并不强。”

对于东君的美艳,嬴政视而不见。

千古一帝,强大的自控力岂是等闲?

“但诸子百家中,能够窥得天机,把握天下大势的,又有几何?”

面对嬴政轻视的话语,东君不卑不吭的回道。

此刻,在她眼里,嬴政就像是潜龙在渊的黑龙,周凝聚了庞然的气运,无法撼动。

或许,这就是东皇大人早早下注的原因,焱妃暗道。

她年纪虽不大,但见识不凡,六国君主,哪一个不是昏庸无能,只顾享受玩乐?

而在嬴政上,她看到的是一股朝气,一股大势,革鼎除旧的大势。

天下格局,自此变矣。

“哈哈,阳家能入秦投靠,孤怎能不赏?

以后,你就入大秦钦天监为职。”

对于东君的反问,嬴政没有计较,反而直接接纳了阳家。

第一个吃螃蟹的,总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回报。

钦天监,是国家极为重要的机构。

秋战国,测天象,断气运,已经屡见不鲜。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