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吴王何能?(1/2)
第700章 吴王何能?
厚德殿内,刘长正大吃特吃。
看着刘长狼吞虎咽的模样,吕禄迟疑了片刻,“陛下.吃慢些,也没人来抢啊,何必如此呢?”
刘长猛地吞下一块肉,“你有所不知啊,这肉现在不多吃点,往后想吃可就得费劲了.”
“啊?”
吕禄也搞不清楚陛下这是怎么回事,这些时日里,愣是将自己收藏的华服全部都穿了一遍,大鱼大肉的,当然,这昏君做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吧,近期内有些太勤快,过去都是每隔四五天当一次昏君的,现在是天天都当昏君,晚上都恨不得穿件华服来睡觉,这太上皇刚刚驾崩啊,如此做派是不是有点不妥当?
刘长看了看周围,示意吕禄坐过来。
“你是自己人,也就不必隐瞒了,吴王要留下来当御史大夫了。”
“什么?!”
吕禄大惊失色,“天下哪有诸侯王来当三公的?”
“怎么没有,那个周鸡蛋不就是诸侯王当相吗?”
“但是你要去郡县?这是不是有些不妥啊,你毕竟是当过三公的,去郡县未免也有些太掉面?”
“唯嗯??”
那奸贼心怀不轨,如何能当三公?!
刘长瞪大了双眼,看着跪坐在面前的晁错。
这让张苍颇为不悦,赶忙让舞女们离开,这才让下人进来。
张苍挠了挠头,“祸事了,祸事了,那竖子是个小心眼的,又最爱这个老四,若是让他知道,我那假期岂不是要没?快!我要去书房,再将吴王请进来!!”
无论是晁错所提拔出来的那些心腹,还是那些对晁错看不过去的,此刻都无法开心起来,晁错这些时日里,领着御史府将能得罪的人都给得罪了一遍,现在晁错滚蛋了,那他们可怎么办呢?岂不是要接受他们无休止的报复了吗?
而刘长没有想到,对这件事反应最为激烈的人,居然是太尉!
“长!!!”
比起群臣,像韩信这样一直秉持着春秋遗风的人,反而更能接受对刘恒的任免,毕竟在周朝,宗室在庙堂当官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少诸侯都在庙堂里领过差事,而且干的也不错。
您这怎么看起来还巴不得我请辞呢??
“那晁错是怎么回事?你将大臣当作什么?用完了就可以丢弃吗?他虽是个混账东西,但是这些年为你鞍前马后,日夜操劳,你不奖赏也就罢了,居然还丢到县里为官?你何不赐他宝剑,让他直接自杀呢?!”
吕禄狐疑的问道:“我倒是不担心他们,我只是在想,姑母那边”
张苍睁开了双眼,打了个哈欠,让怀里的美妾给自己准备衣裳,慢条斯理的穿好了衣裳,吃了一顿饭菜,却没有急着去书房办事,令人备了些果子,就在内屋里侧躺着,看几个美妾穿着单薄的衣裳为他起舞。
晁错上书请辞的事情,他早已知道,但是去郡县??这就在他的意料之外了。
张苍沉默了片刻,点点头,“还是有一些的我派人送过去?”
当晁错被贬的事情传出来的时候,整个长安那是一片欢腾,百官弹冠相庆,要不是丧期,当场就得举办个宴席,大醉一场,跳上他个三天三夜,这个祸害终于滚蛋了啊,据说还是一撸到底,直接贬去了县,这可太爽了,你先前是如何得罪郡守的,等你回去后郡守就能如法炮制了,善恶终有报,只是时候未到!!
津津有味的看着舞蹈,却有下人叩响了大门。
刘长大喜,“好,难得你有这般志气!”
当刘恒走进书房的时候,张苍正埋头在案牍之间,有些疲惫的揉着自己的额头,看到吴王,他猛地抬起头来,有些愧疚的说道:“我这一觉起来,就忙着来操办刺史的事情,不知您在外头,让您久等,请恕罪”
就在群臣悚然,为这件事而争论不休的时候,夏王刘赐却没能吃上这次的大瓜,他哭丧着脸,死死抱着大哥的腿。
“朕本来就有意让你去地方上磨砺,既然你主动提出来了,那也没有反驳的道理,既然你要去郡县,那就去吧,正好,陈留的谯县缺个县令,你就去那边当县令吧!”
怎么还自动请愿去郡县呢?
或许是看出了刘长的狐疑,晁错急忙说道:“陛下,请您允许我辞官,臣辞官并非是因为不愿再为陛下效劳,而是因为臣的才能尚且不足,还需要在地方上磨砺,臣知陛下的厚爱.”
刘长笑了起来,“这是因为啊”
吕禄抿了抿嘴,也没有再说什么,“难怪陛下近日内如此模样,是怕他当了御史大夫后不许陛下如此奢侈了吧?既然如此,陛下又为什么要让他留在庙堂呢?”
“我当初去唐国的时候,阿母曾点评我麾下的舍人,还给了我如何培养他们的办法,只是那时我急于求成,没有听她的话,按着自己的想法来安排,结果他们愈发的极端,成为了快刀,却不能当张相这样的中流砥柱我现在做的就是在弥补当初的过错。”
“什么?!吴王来了??半个时辰??为什么不早点禀告呢?”
晁错兴高采烈的正要接受,可忽然反应过来,“县令??”
“周公确实以外王之身来任朝臣,但是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张苍看着面前的那些文书,却有些坐立不安。
陛下糊涂啊!!
唯独御史府内,却是忧心忡忡。
韩信却破口大骂,“你这竖子,好的不学,愣是学什么.”
“那你准备让谁来担任御史大夫呢?”
连辞官的晁错都坐不住了,急忙冲向了庙堂。
“哎呀,师父误会我了.您先坐下来。”
“那在断案明事上能比得上王恬启嘛?”
那仆人又走了进来,“家主,吴王走了还要我将她们叫进来嘛?还是您去内屋?”
“啊?姑母何以要让吴王来担任御史大夫呢?”
“有些道理。”
“不,不,你请辞的事情朕答应了,答应了!”
韩信直呼着皇帝的名字,眉头紧锁,来者不善,刘长正坐在案前,看到这般模样的韩信,神色也是惊愕,“师父?出了什么事?”
到这个时候,张苍就可以稍微休息,由奉常府来接任了。
张苍面无表情的坐在案前,只是轻轻摇着头,“就这一次,就这一次.等淮南水灾结束了,我就去休假!”
“不可以!去陇西!半年,若是不安分,再加时日!”
刘恒有些不悦的打断了他,“若非张相,岂能有今日之盛世?他本就年迈,本来就是该享乐的年纪,可他还在继续为国事而操劳,我每当想起这件事,都觉得有些愧疚你又怎么敢对他不敬呢?”
“我任免三公,他们还能插手不成?当初任免晁错,他们都不敢多说什么,况且我四哥这个人,名声很好,非常的好,就是再忌惮他的大臣,也不否认这一点,他完全有资格担任,只有三公里的其余几位开了口,群臣就没有反对的余地,三公之中,晁错要辞职,根本就无法开口反对,张不疑不是外人,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太尉这个人,完全不理会这些事,也不会跟群臣站在一起.至于张相啊,他恨不得让四哥来当国相!”
“家主,吴王又来了.独自在门外等候,已经等了半个多时辰了,我这想着让他站着也不好.”
群臣们狂喜,私下里遇到,什么都不说,彼此看着就能傻笑一整天。
刘长眼前一亮,“有道理啊!”
“陛下何不干脆让我去当个蔷夫呢?”
“啊??那么多的奏章”
“臣在将来,要接替张相,为陛下之左右!”
“吴王得知您不曾醒来,就不许我们禀告.”
“不敢,张相日夜操劳,我不敢打扰”
“左相形同摆设,就是苦了这位右相啊。”
“那还是去县吧,你可别看不起县令,那谯县可是大县,你先放下你那百年大策,给我把县治好了,让我看看你治政的本事!”
“好,那我就不劳烦您了,天下如此兴盛,都是因为您的功德,请您保重。”
高兴的不只是群臣,诸侯们也是无比的开心,这个好消息总算是冲淡了一些孝仁皇帝逝世所带来的噩耗。
“远不如张相。”
“陛下,官职不以大小而论,无论是三公还是地方官,都是为陛下而办事,都是陛下之臣,何以分什么上下呢?臣在地方,也能为陛下做出一番大事来”
韩信接受了这个说法,随即又问道:“姈呢?她最近怎么都不来我的府邸了?”
“怎么了?你自己不是说要去郡县吗?”
刘长很是开心的说着,晁错脸色一黑。
“您这里还有其他要我处置的嘛?”
“长!!”
看着师父那咬牙切齿的模样,刘长解释道:“晁错是自己上书要去的。”
“群臣不是天天吹我是古之贤王嘛,这说明天下太平了,出了周公这样的贤王啊!多好!”
但是出自对拳脚的畏惧,吕禄倒是没有直说,“群臣能答应嘛?”
包括指定不同官职的俸禄,待遇,以及禀告宣传等方面。
“吴王刘恒。”
就在群臣都为晁错的滚蛋而欣喜不已的时候,一个消息再次让他们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