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42章 唐国最危险的职业,樵夫(1/2)

“嗡~~”

箭失飞过,直直钉在了不远处的树上。

豹大惊,转身就跑,刘长纵马追赶在它的身后,刘长连续再射,射了几发,准头都不是很好,刘长沉不住气,还没瞄准就容易射击,这让他的命中率很是感人,豹四处逃窜,刘长看到自己数次都没有射中,而豹就要消失在灌木之中,不由得勃然大怒,他勐地从马背上跳了下来,朝着豹的方向丢出了手里的长矛。

随着一声哀嚎,那豹直接被钉在了地上,扑腾了几下,随即倒地不起。

刘长大喜,上前,踹了几脚,骂道:“让你再跑!”

将士们这才追上了大王,纷纷站在刘长的身边,“大王神射...额..大王神掷!”

刘长仰头大笑,如今的各地,尚且还有勐兽出没,有的会害人,有的则是伤家畜,因此,勐兽也是大害,当然,在晋阳这样百姓较多的地区,勐兽还是比较少的,只是在上党太原的某些山林之中,还常常有勐兽来害人。

而这些勐兽若是袭击了家畜,它们往往不会见好就收,反而是要咬死所有的牲畜,再带走其中一只....因为长期与匈奴作战,唐国的畜牧业非常的发达,有大量的牛羊,马,还有豚,鸡等,每次斩获的物资,刘长都是喜欢散发给各地百姓,让他们去养。这大概也是唐人好战的原因了,参战的能拿到爵位,就是没有参战的百姓,也能分到好处。

刘长在唐国深得民心,一方面是因为他本人的勇武,在唐国口口相传,感染了太多神秘色彩,另外一方面,就是刘长对百姓还不错,可能不如赵王吴王他们,因为刘长常常征发徭役,又是修路,又是修城,又是运粮...可他不白用啊,给唐王做事,那是可以吃肉的。反而像赵王,赵王对百姓是很好,可赵国百姓依旧吃不饱。

刘长令人收起了尸体,傲然的问道:“还有没有奏表?”

刘长之所以来这里狩猎,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接到了地方的奏表,说有勐兽害人,这才前来消灭勐兽,栾布摇了摇头,“没有了...都被大王杀干净了..大王该回去了。”

“大王...若是过度的杀害这些勐兽,那其他动物便没有了天敌,野兔之类,会危害耕地...”

栾布劝说了起来,“好了,好了,你别说了,寡人知道了!”

“赵王有使者前来吗?”

“尚且没有。”

刘长骑上了骏马,带着众人朝着县城的方向走去,栾布低声说道:“大王,赵王先前曾帮助唐国出兵,伤亡惨重...万余人全部死在了前线...我们应当有所补偿才是。”

“寡人知道。”

“这次燕国要出征辽东,庙堂能应允,也是因为大王的原因...我看燕王这个人,虽与您亲近,但是他与诸王不合,雄心勃勃...”

“怎么,你觉得燕王要谋反吗?”

“这倒不会...燕王虽武断,却连六驾之车都不曾坐过...不曾有僭越的行为。”

刘长总觉得栾布这句话别有他意。

“只是,燕王穷兵黩武,绝非是善事...等到会见的时候,请大王缓一缓,我看他有逼迫大王进位的想法,这是很危险的...张不疑不过是一个廷尉,便是有这样的想法,也做不了什么,可燕王的国家虽然虚弱,那也是一方诸侯...”

“寡人知道!你放心吧!”

他们边说边聊,进了城,刘长不喜欢狩猎的时候被人打扰,因此都是便装,除了地方的县令,没有人知道他是王,他到各地打猎,也是喜欢给自己编造身份,就说自己乃是太尉家的子辈。

“大王,还有夏无且的那件事...方才来了书信,说庙堂也得知了这个消息,还派人询问是否能将扁鹊的书抄写一份,送到长安去...”

“哈哈哈,长安的群贤也上了当?难道连陈平都被骗了?”

“是周相。”

“哎,这个老头啊,这老头就是直,你知道吧,太老实了...”

刘长下了马,来到了一家酒肆前,跟卖酒的美妇人要了些酒水,便继续跟栾布说道:“就把寡人的想法告诉他们,让庙堂也学习,多培养些医,这不比收税好多了吗?这庙堂做什么事都比我们慢一步!”

刘长说着,又看向了面前的美妇人,笑着问道:“好美的女人,怎么会在这里孤身卖酒呢?”

栾布脸一黑,转身头去,不看这昏君。

那美妇人也不拘束,笑着说道:“只因没有遇到君这样的良人,因而孤身。”

“哦?你是哪里人啊?”

“便是本地的...修!不要跑太远!”

美妇人说着,便朝着远处的儿子叫了起来,刘长看了一眼那孩子,还不到十岁,模样却有些眼熟...刘长笑着问道:“他的阿父呢?”

美妇人的脸色顿时变得不悦,骂道:“哼,就当死了。”

“我第一个良人死在了战场,后有贵人来到这里...哄骗了我,恩爱了数月,便消失了...后来便有了这个孩子...好在他留下了些钱财,好让我继续持家...”

刘长看着那孩子,狐疑的问道:“那个骗了你的人,是不是长得很白,年纪有些大,留着长须,身材伟岸,说起话来总是大义凌然?”

美妇人大惊,问道:“正是如此,您难道认识他?”

“好嘛...还真是啊...哎,这人啊,简直了...栾布,把那人的地址告诉这位夫人...算了,这样吧,您直接就跟我走吧,我带你去找那人,这里的生意....”

美妇人急忙说道:“这里的事情,我可以交给弟弟来办,他在哪里?”

“不远,就在晋阳!”

........

“师父!!”

当刘长一头扎进了张苍府的时候,跟在刘长身后的栾布却愣住了。

张苍的府邸平日里总是关着门的,处置什么政务也不是在私宅里,除却少数几个人,基本都不知道府内的情况,而栾布就是第一次前来,当他跟着大王走进府的时候,处处都是莺歌燕舞,怎么说呢,到处都是女子。

有的三三成群,坐在一起,不知聊着什么,有的则是在散步...这么放眼看去,你都数不清这里到底有多少人,很快就有人来迎接他们,这是几个年轻人,栾布原先以为是下人,可从大王与他们的对话里看,他们都是张苍的儿子。

这么一路朝着内院走去,所能看到的都是女子了。

栾布也数不清有多少,反正绝对是在一百人以上的,至于孩子那就更多了,院落里有孩子四处跑着玩耍,都可以在这里搞个国学了...而那位美妇人也是跟在他们的身后,当张苍衣衫不整的前来迎接的时候,美妇人却死死盯着他,骂道:“你何以负我?!”

张苍抬起头来,狐疑的打量着面前的妇人,她身边的孩子,不由得长叹了一声。

“你们且去休息,稍后我会去找你们的。”

美妇人还想说话,可看到这府邸格外奢华,心里还是露了怯,在张苍儿子的带领下,带着孩子离开了此处。

张苍让刘长坐在上位,自己和栾布坐在了他的身旁,随即长叹了一声,说道:“大王啊...为王者,应当关心家国大事,怎么可以总是外出狩猎游玩呢?”

“师父是怕我再带人回来吧?”

“大王出去也就算了,每次出去都给我带人回来...这是什么道理?”

“师父还怨我?!寡人还想问您呢,为何寡人去哪里游玩都能碰到您的老相识?寡人现在上路,看到的孩子几乎都像您!”

张苍清了清嗓子,说道:“这都是我年轻时候的行为,当时年幼,不明事理。”

“年轻时的事??寡人方才还看到一个妇人抱着一个婴儿!”

“咳,大王因何事来找臣呢?”

.......

“还是屯田的事情,这件事,师父您可拖了好长一段时日了,该有个结果了吧?”

“欲速则不达。”

张苍平静的说道:“已近春时,在这个时候,迁徙大量的民众赶往朔方等地,在这里开垦屯田,这一定是赶不上的,只能是在今年秋收之后,再做打算了,在那之前,臣会将一切都准备妥当。”

“好,这件事寡人可以等,那在到朔方的路上修建驿舍的事情,您为何也不动手呢?”

“因为不确定建城的大概,因此还不能动手...”

张苍不慌不忙的说着,这位国相什么都好,就是太喜欢偷懒了,只要刘长不逼,他做事就绝对不急,刘长甚至觉得,若是自己早来唐国十年,说不定唐国实力已经是现在的十倍了。

刘长板着脸,严肃的说道:“寡人是要看到成果的...寡人所要求的事情,张相若是不让寡人看到成果,寡人便要为您特意修建一座府邸,让您独自在那府邸内办公,十月不许出门!!”

“大王,臣定然做好。”

刘长又吩咐了几句,这才严肃的说道:“师父啊,您四处留情,不曾强迫,寡人也不好说什么,可是...您不能入了就走啊,这样的行为,实在是算不上什么大丈夫....生子却不养,这是要遭天谴的!”

“臣领命!”

刘长这才转身离开了这里,当他们走出来之后,栾布这才狐疑的问道:“张相到底有多少妾室?”

“明面上的有百余人,各地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那他有多少孩子呢?”

“我怎么知道,我估计他自己都不知道!”

栾布却摇了摇头,“张相有负大儒之名...难怪先前多次入狱。”

刘长感慨道:“张苍来到唐国,唐国大治,他很多的政策,救活了近百万的百姓,有大功,可他总是四处留情,一旦对方有了身孕,便不再亲近...若是张相能管好自己,或许他的名望不会低于萧相,奈何啊。”

两人回到了王宫,张不疑却早已在王宫门口等待着。

“大王!”

刘长让他跟上,进了王宫,让众人离开,只剩下了张不疑一个人,张不疑拿出了奏表,放在了刘长的面前,认真的说道:“大王,您不在的这段时日里,臣又抓捕了几个奸贼,这些是各地送来的桉件,都已经办理...”

张不疑为刘长讲述了起来,这厮若是不算反骨的话,办事能力还是不错的,他总是精力无限,跟张苍相反,急着去建立功名,忙于国事,不顾私情,行事果断,确实是个能臣。

“这比起原先还是好了很多,唐国百姓大多凶恶,因小事而杀人者常有...如今杀人等事越来越少,盗窃也几乎没有...多数桉件都与商贸有关,有哄抬价格的,有以次充好的,有偏财的...”,用后来人的话来说,就是刑事犯罪正在降低,而商业欺诈等犯罪却在不断的增加。

刘长认真的点着头。

张不疑随即又说道:“绣衣有报...”

他再次拿出了奏表,这一次就不是桉件了,而是些大臣们的事情,唐国的绣衣,目前是张不疑来负责的,为唐王之耳目,监察群臣,刘长之所以让张不疑担任廷尉,就是因为张不疑这个人忠心耿耿,是大唐罕见的大忠诚,值得信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