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卌三回 小辽王对阵唐少主 秦大郎计斩范阳男(1/2)
《浣溪沙·雪》
片片琼瑶落九霄,随风漫舞自逍遥。银装素裹掩尘嚣。
玉树琼枝凝冷韵,寒梅初绽暗香飘。一壶凉酒醉今朝。
诗曰:
六出飞花下碧空,翩跹似蝶舞寒风。
千山一夜头俱白,唯有青松不改容。
上回说到,谢云策引着十五员梁山头领,为追祝永清、祝万年兄弟,直杀到凌州唐家寨。云策抖擞神威,初阵便枪挑唐龙,喝死唐虎,刀劈范全。那唐猛见二子丧命,怒发冲冠,抡起偃月铜刘便要拼命。范成龙急劝道:“贤弟,头阵已折,锐气挫动,不如暂回寨中,另作良图,再报此仇不迟!”唐猛闻言,钢牙咬碎,只得收兵回寨。
却说谢云策收兵回营,浑身血汗浸透,卸了连环甲,搁下点钢枪,净了面皮,便倚在交椅上。
云策叹道:“我军不可久驻于此,山寨危急,如之奈何?”
梦晗便道:“军情火急,何不聚众商议?”
云策点头称是,急令亲兵擂鼓聚将。
不移时,众头领齐至帐下。
云策教众人坐了,开言道:“祝氏二贼已遁入唐家寨,此寨险要,更有唐猛、范成龙二将把守,诸位可有良策?”
只见王嘉兴挺身而起,叉手道:“依为兄之见,可分遣大将各攻一门,四面夹击,何愁此寨不破?”
云策听罢大喜,拍案道:“此计甚妙!”
当下调兵遣将,令凶太岁党景言一将,领八百名梁山人马,全力攻打唐家寨东门,命小叔宝秦子豪一将,领八百名梁山人马,全力攻打唐家寨南门,令银枪手罗子阳一将,领八百名梁山人马,全力攻打唐家寨西门,命精尉迟王嘉兴一将,领八百名梁山人马,全力攻打唐家寨北门,分拨已定,云策自领余下众头领并三千精锐,直扑唐家寨正门。
三军得令,各自整顿器械,饱餐战饭,只待来日厮杀。
正是:四面刀枪寒敌胆,八方战鼓震天穹。
却说唐猛败回寨中,见二子俱丧,捶胸顿足,悲愤难当。
急命左右取金疮药与唐豺敷治。
唐猛怒发冲冠,拍案吼道:“谢贼欺我太甚!
杀子之仇不共戴天!”
说罢便要提偃月铜刘出寨厮杀。
范成龙死死拽住袍袖,劝道:“兄长且息雷霆之怒!
今番新败,军心未定,不如坚守为上。”
唐猛咬牙切齿道:“难道就此干休不成?”
忽见祝永清抚掌笑道:“诸位勿忧,某有一计,管教梁山贼寇片甲不留!
“众人忙问端的。
永清捻须道:“可分遣大将把守四门,再选一员虎将正面诱敌。
待贼兵溃败时,四门齐出,合兵掩杀,直捣贼营!”
唐猛等人闻听大喜,唐猛便让赵亨领兵五千镇守西门,命范成龙领兵四千镇守北门,又让王逊领兵三千镇守东门,又命李抗领兵两千死守南门,自己领着唐狼、唐豹、唐豺三将和八千人马正面交锋,祝永清、祝万年两人领余下人马镇守大寨。
正是:设下牢笼擒猛虎,安排金钩钓蛟龙。
且说谢云策与党梦晗统领十二员头领,率大军直逼唐家寨。
但见寨门大开,唐猛引着唐狼、唐豹、唐豺三将,摆开阵势迎敌。
那唐猛横刀立马,厉声喝道:“谢家逆贼!
本待踏平汝营,生擒汝首,不想汝倒自来送死!”
云策闻言大怒,挺枪喝道:“狂徒休得夸口!”
方欲出马,梦晗轻扯其甲,低声道:“夫君仔细。”
云策会意,将金锏悬于鞍侧,挺灭天吞虎枪跃马而出。
云策喝道:“谁敢来决死战?”
唐猛阵中一将飞马而出,乃秦泪也,手舞银锏,厉声叫道:“小将愿取这厮首级!”
唐猛急呼:“休要轻敌!”
云策更不打话,挺枪便刺。
秦泪挥锏相迎,两下里枪锏并举,斗到七八合上,云策卖个破绽,一枪搠透心窝,秦泪翻身落马而死。
唐军见之,尽皆骇然。
后有一隐士,作诗讥讽那秦泪道:
秦家小子忒猖狂,双锏抡来战叔宝。
谁料枪法欠火候,心窝着枪一命亡。
唐狼勃然大怒,挺剑跃马直取云策。
战不五合,被云策奋起神威,一枪刺透咽喉,倒撞下马而死。
唐豹见兄长丧命,目眦尽裂,吼声如雷,挥长杆刀劈面砍来。
唐豺亦挺枪跃马,双战云策。
三骑马转灯儿般厮杀,搅作一团。
云策独斗二将,全无惧怯,那杆枪神出鬼没,恰似银蟒翻波。
战至二十合,云策忽地卖个破绽,大喝一声,枪如秋风扫叶,直取唐豺。
唐豺心慌,急架时早着,被一枪挑下马来。
唐豹见兄弟落马,胆战心惊,刀法散乱。
云策觑得亲切,拨开大刀,一枪搠透心窝。
唐豺地上挣命欲走,王洋昊早拍马赶到,喝声:“着!”
一枪刺个对穿,复将尸首掷回唐猛阵前。
却说唐猛眼见四子尽丧,肝肠寸断,一股无名业火直冲顶门,气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
那一双环眼迸出血来,赤红如绛,口中钢牙咬得迸碎,不由厉声喝道:“这四个孩儿俱是先兄血脉,谢贼绝我宗嗣,此仇不共戴天!”
不待众将劝阻,早抡起偃月孙膑钺,化作百道寒光,纵马直取云策。
两将交锋,钺似银蛟翻浪,枪如金蟒腾空,斗到四五十合,但见唐猛悲愤交加,势若疯虎,那钺风刮面生疼,端的是泼水难入。
云策渐渐枪法散乱,忽被唐猛奋起神威,一声暴喝,钺光横扫处,竟将手中枪震飞三丈有余。
唐猛狞笑如鸮道:“谢贼纳命来!”
铜刘劈空而下。
云策却不慌忙,急掣腰间鎏金虎头锏,迎风一抖,恰似金龙探爪,硬生生撞向铜刘。
只听得咔嚓一声霹雳响,两军阵前尽失色,原来那唐猛手中偃月孙膑钺,早被金锏击作万千寒星,纷纷碎落马前。
你道这是为何?
原来北宋宣和年间,有个隐逸高人赵全,曾著有一部《兵器谱》,其中记载分明:凡锏者,以寒铁为骨,百炼钢为脊,重而无锋,专能破甲摧兵,乃是马战短兵中的魁首。
其法刚猛霸道,铜铁之器遇之,如朽木般崩折。
挥动时风雷俱发,便有碎金断玉之威。
昔年有鎏金虎头锏,以北海玄铁铸就,柄嵌七星,只一击,纵是千锤百炼的精钢兵刃,亦应声而碎,再说那孙膑钺,形如新月,锋含霜雪,实是长兵中的异数。
其法诡变难测,专破重兵器。
然若撞上虎头锏这般重器,刚猛互撼,恰似银浪撞礁石,钺锋虽利,终是轻灵有余,沉猛不足,难免落了下风。
正是:一物降一物,罡风破巧技。
虎头锏下,多少奇兵尽折腰!
唐猛不由心头一惊,脱口喝道:“谢贼!
敢与俺徒手见个真章么?”
云策冷笑应道:“只怕你这厮拳风里藏奸,暗揣诡计!”
唐猛更不答话,双拳挟风直捣而来。
云策见他来势凶猛,侧身闪避,随即飞起一脚。
唐猛眼疾手快,双手疾探,竟将云策左脚擒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