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十二回 小辽王慕名投梁山 智麟儿兵败奔滁州(1/5)

《鹧鸪天·春暮》

小院春深锁寂寥,残红满地雨潇潇。东风不解离人恨,犹自殷勤送柳绵。

云渺渺,水迢迢,旧时明月旧时桥。多情只有梁间燕,犹向花间觅旧巢。

诗曰:

久赴战场识兵枪,唯恐乌云遮日芒。

齐唤孟起子龙到,金银锻锋闪光亮。

汉升当年列五虎,胸有不平气飞扬。

为把交椅争斗事,合和星辰水一方。

上回说到,梁山军马连番恶战,二龙山好汉劫囚车、扬州城血战劫法场,收了殷浩等一十二位英雄,端的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当下顾范则统领梁山三军,党景言引着二龙山喽啰,赵烬明率自家亲兵压阵,但见旌旗蔽日,刀枪映寒光,人马浩荡,直投梁山泊而来。

正是:

烟尘滚滚卷地来,铁甲铿锵震山岳。

马嘶长空惊飞鸟,旗展云霞映日开。

次日辰牌时分,大军早到梁山脚下。但见陆丹婷与花凤梧引着守寨头领,鸣锣击鼓下山相迎。远远望见顾范则、党景言、赵烬明等人引军得胜归来,又见殷浩等一十二位好汉虽身带血痕,却个个龙行虎步,端的是一派豪杰气象。陆丹婷拍手笑道:“天幸梁山,又添这许多降龙伏虎的好汉!”众头领相见,各诉血战艰辛,执手相看,怎不教人欢喜!

当下众好汉过了金沙滩、鸭嘴滩、宛子城三处关隘,迤逦行至忠烈祠前。殷浩率领众头领,擎起香烛,先自拈香礼拜。众家兄弟整肃衣冠,各执信香,齐刷刷排下,对着宋公明等一百单八员英灵牌位,端端正正拜了三拜。但见香烟缭绕,直透青霄,众好汉个个神色凛然,追思往日聚义恩情,征讨功绩,无不感怀垂泪。正是:忠魂渺渺归何处,义胆昭昭映古今。

且说忠义堂上,小子敬钟子敏早已安排下丰盛筵席。

众头领推杯换盏,酒过三巡,菜添五味,正吃得兴浓。

忽见顾范则擎起酒杯,离席而起,径至殷浩座前,单膝跪地,抱拳朗声道:“殷兄在上!

顾某德薄才疏,前蒙众兄弟错爱,暂为寨主之位。

然当日曾有言在先,此位不过虚席以待**。

今殷兄上山,义薄云天,智勇双全,远胜顾某十倍,正是梁山之主不二人选!

顾某情愿让贤,甘为马前卒,共襄义举!”

正是: 让座方显英雄量,聚义何须争短长。

殷浩听罢,惊得离席而起,急扶住顾范则道:“贤弟此言差矣!

殷某只是个戴罪之身,全凭众兄弟舍命相救,才得苟延残喘到今日。

这山寨之主,岂是殷某敢僭越的?

贤弟速速请起!”

二人正相推让之际,陆丹婷忽地离席拜倒,声如清钟,朗声道:“兄长何须过谦!

当日若不是兄长神机妙算,范则、凤梧、文铭三位兄弟姊妹,怎能救出新乐村众子弟?

如今山寨人强马壮,十停里有九停是兄长之功!”

话音未落,钟子敏、黄文铭并一众头领齐齐拜倒在地,同声道:“殷兄若不肯受此位,我等情愿长跪于此,永不起身!”

正是:英雄相惜本天性,豪杰让贤见真情。

殷浩还待推让,忽瞥见陆丹婷暗使眼色。说时迟那时快,澜涛、云星二将早已抢上前来,不由分说,将殷浩一把按在首座虎皮交椅之上。殷浩挣扎不得,只得仰天叹道:“既蒙众兄弟厚爱,殷某权领此位。他日若逢贤能,当即退位让贤!”众头领闻言,齐声唱个大喏,声震梁瓦。其余头领亦纷纷起身,你推我让,各依齿序尊卑,分列而坐。

正是:

金交椅上坐英豪,虎帐之中聚义高。

若非众志同推举,怎显梁山气概豪?

自义通天殷浩以降,依次乃是:谋士载顾范则、女子房陆丹婷、智武侯花凤梧、银枪游侠郁澜涛、义香兰钟子敏、凶太岁党景言、乾艮刀姜云星、小彦章邢彦钦、筱孝烈顾怡筠、过仁贵黄文铭、铁剑赵烬明、冲阵恶鬼刘仝超、雄关圣关沧海、破天龙张天豪、小真君谭胜志、胜義之杨鸣潇、雕琢匠郝子玥、迅捷神宋晨豪、水狂魔郑浩博、搅破龙赵晟、常水妖向震、太岁星柏宇晨、丧门星张洪凯、恶魔王黄睿哲、罗刹神陈梓轩、金刀张烨、飞翼骛夏佳宇、巧船工王洋昊、铜锤将龚辰骧、冰霜仙刘诗怡、泼辣仙王文怡、女易牙田明暄、小西施田明妍、似庖丁曹佳华、塌天豹李天恒、矮壮虎喻文博共计三十七条好汉,声势愈发壮大。

且说这一日,红日西沉,暮云四合。

但见陆丹婷踏着满地清霜,趁着月色朦胧,径往演武厅来寻殷浩议事。

行至辕门处,早听得金铁交鸣之声裂空而来。

定睛看时,但见两条好汉正在沙场上厮并,正是殷浩与党景言较艺。

一条点钢枪使得如银蟒翻涛,三口青锋剑舞动若霜雪漫空。

枪来时恰似白虹贯日,剑去处犹如紫电横空。

真个是:虎跃深涧惊风起,龙腾九天带云生。

这一个原是擎天白虹柱,那一个本为架海紫金梁。

两下里斗到紧处,直教星斗无光,月色失色。

丹婷见二人收势,便向前与殷浩见礼,开口道:“兄长容禀:俺有一远房表侄,姓谢名为云策,原是东晋康乐公谢玄之后,表字季奋,籍贯利州东路巴州通江县人氏,祖贯京西北路太康县人氏,他身为家中幼子,父母寄望甚深,盼其奋发进取、精忠报国。

那谢云策果然不负所望,文试之中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天子亲点头名状元。

岂料命途多舛,未及衣锦还乡,忽逢父母双亡。

他悲痛欲绝,守孝三载,后携其小妹奔走江湖,结识四方豪杰,终至西北永兴军地界,弃文从武,拜在当地名师姬怀衢门下,学得一身好武艺。

此人平日刻苦琢磨枪棒,下山常听书坊间《薛丁山征西》《秦叔宝辅唐》等话本。

自称‘小辽王’,行侠仗义,每每见义相助而不留名姓。

更有一柄虎头锏悬在腰间,舞动时神出鬼没,永兴军一带男女老幼尽知他名,皆道是秦叔宝转世,故称他作‘小叔宝’。

俺有意这几日收拾行囊,下山欲去永兴军寻他,若能将其说服到山寨,对我等来讲岂不是如虎添翼?”

且说这姬怀衢的来历,端的非凡。

此人祖贯永兴军路人氏,本是东平王嫡派子孙,原是将门之后,天生一副英雄骨架。

早年拜在天下第一名师铁臂膊周侗门下学艺,与那豹子头林冲、玉麒麟卢俊义、行者武松俱是一师所传的同门兄弟。

这姬怀衢天资聪颖过人,又肯下苦功,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更善使一条丈八蛇矛枪,有万夫不当之勇。

昔年在师门之中,周侗常夸他“深得枪法三昧,将来必成大器”



后学艺已成,因念故土,仍回永兴军路老家,开设青玄门传授武艺。

真个是:虎踞西北传绝艺,枪扫三秦震八方。

党景言收剑入鞘,抚掌笑道:“哥哥,俺亦知这小辽王谢云策端的非凡!此人论文是状元之才,论武有万夫之勇,真乃世间难得的文武全才,一条响当当的好汉!”殷浩闻言大喜,朗声道:“既然军师有此深谋,某岂能辜负这番美意?依某之见,再过两三日,某亲自在寨中挑选两位得力的头领,与军师同往永兴军。一路上彼此照应,也好见机行事,不知军师意下如何?”

丹婷闻言大喜,当下便向殷浩称谢。

正待收拾行装,忽听得守关喽啰急急奔来,单膝跪地禀报:“启禀大寨主、党寨主、陆军师!

山下突现一彪人马,约莫四五骑,为头一个白面郎君,指名道要见陆军师。

柏头领与张头领不敢擅专,特差小的上山禀报!”

殷浩闻言,眉头微皱,问道:“可知来人姓甚名谁?

作何打扮?”

陆丹婷听得这般说,蛾眉微蹙,沉吟片刻道:“那来人可曾通报姓名?

带得多少兵马?”

守关喽啰叉手回道:“回军师的话,统共只得四五骑。

为头的自称姓谢,生得十分英武,身披半裹战袍,左手提一条点钢枪,腰间悬着虎头金锏,口口声声说是军师的表侄,特来相投。”

且说殷浩闻言大喜,抚掌笑道:“真乃天助我也!军师正欲往永兴军寻访贤侄,不想竟自来投。此诚天意使然,合当我山寨兴旺!”陆丹婷亦展颜笑道:“小侄能得兄长这般看重,实是他的造化。俺这便引他来见。”随即吩咐守关喽啰:“速开辕门,请谢少将军一行上忠义堂相见。切记不可怠慢了贵客!”那喽啰得令,唱个喏,飞也似地奔下山传令去了。正是:方欲寻访豪杰处,却见英雄自投门。

且说不多时,柏宇晨、张洪凯引着三五喽啰,径到忠义堂前。

众头领闻报,俱各举目端详。

但见当中立着一位少年豪杰,此人生得面如朗月,朱唇皓齿,云眉星目,八尺以上身材,年方二十三岁,雄健非凡。

两道云眉斜插鬓角,一双星目璨若寒星。

端的是英雄气象,怎生打扮?

但见:头戴攒珠范阳笠,身披川蜀百花战袍,半露着天王锁子黄金甲。

手中倒提一杆灭天吞虎枪,枪尖寒光射目;腰间斜挎虎头金锏,锏身煞气逼人。

立在堂前,恰似玉山巍巍,端的威风凛凛!

有一首单颂这人曰:

朱唇皓齿玉姿丰,云眉星目隐双瞳。

天赐朱痣观世相,胸怀义气秉至公。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