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江宁公子,褐裘而来(2/3)
谢泉更是在大明报上,对此一通鼓吹。
「江宁公子,褐裘而来」,乃是化用唐传奇里虬髯客篇中的「不衫不履,裼裘而来」。
裼裘指的是袒露外衣,露出里面的华美裘服。
这不符合徐六首打入群众的核心理念。
褐裘出自庄子中对墨者的评价「多以裘褐为衣」。
裘褐,粗布麻衣也!
有识货的行家,自然懂得谢泉的文笔老辣。
暗搓搓用徐六首对比太原公子。
太原公子是谁?
那是前朝太宗皇帝,玄武门继承法的奠基人。
众所周知,徐六首还是玄天升龙道的传人呢。玄天升龙道,可不就是代指「玄武」。
这是向朝廷中枢亮肌肉,表明徐六首的树大根深,更有天策上将之风,对付徐六首的代价很大的。
另一方面,故意写成「褐裘」,暗示了徐六首有圣贤的淡泊之意,布衣亦可,主要是为了救济天下嘛。
当然,如果强行解读,上古圣皇也是常以布衣劳作。
舜帝当种田的农夫,然后周围的人都跟着他种田,种着种着,就把尧帝赶下台了!
这叫众望所归。
一篇文章,软中带硬,硬中有软,实是难得的上品文章。
要不咋说,当初要不是谢泉和徐六首同在应天府乡试的易经房,那一科乡试的解元非谢泉老先生莫属了!
「国公,谢泉的文章看了吗?怕是有好戏瞧了。」王家主最近和魏国公往来愈发密切。
没办法,老皇帝越强势,他们这些大家族越需要抱团取暖。
国朝两百多年下来,不是没有大家族倒下过。
别说底层内卷,他们这些上层何尝不内卷?稍不注意,就可能跌落阶层。
若说区别,无非是一个在天界吃苦,一个在地狱吃苦。
能有啥分别,佛家说得多好,众生皆苦!
众生平等,都要死亡嘛。
虽然死亡的过程不平等。
就问结果平不平等!
魏国公眉头紧蹙,「王兄,你还是小瞧谢泉了,他这是给徐公明当嘴替,摆明了要和老皇帝达成共识。」
魏国公久有和徐青的斗争经验,自然看得出里面的门道。
这嘴替一词,也是从江宁府流行出来的。
随后魏国公将徐青「以斗争求和平」的操作理念讲给王家主听。
要不咋说,魏国公都想给徐青交学费了。要是他现在回到十年前,以他现在的斗争水平,那就是名副其实的东南王了!
都是徐公明教得好!
王家主自是一点就通,他说道:「这套理念,其实我以前也模模糊糊感知到,但没有国公说得这麽具象。」
魏国公:「复社的立场论和矛盾论你应该多读读,有大智慧啊。若说徐公明是当世圣人,我是从心底里服气的。」
其实在他看来,徐青最恶心的就是这一点。
其实里面很多斗争手段都是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升迁的不传之秘,徐公明倒好,直接公开出来,他想干什麽?
嫌弃游戏难度太低是吧!
关键是,现在徐青已经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级别,这些玩意,徐青看得起你才用,惹急了,人家直接掀桌子。
除了皇帝,谁能压制徐公明。
关键是,皇帝现在也没有对付徐青的动机。
天下可是他们皇家的,砸烂了,谁心疼?
谢泉暗示徐青的身份和力量,无非是强调了这一点,也是做给别人看的。
王家主明白这一点之后,不由颓丧道:「难不成,咱们只能俯首帖耳。」
魏国公:「要我说,大虞朝是必须要有个皇帝的,就算改朝换代,还不是要有皇帝,都是跟人俯首帖耳,能有什麽不同。该认怂就认怂。」
王家主心知能一样吗。
都是下跪,但家奴也有高低之分。
你魏国公府当然不在意,早就和徐公明眉来眼去了。
问题是他王家上不了这艘船,还得被迫和徐公明打擂台。
这也是王家存活之道。
现在和徐青做做对,还能得到皇帝的暗中支持,若是倒向徐青,不但进不了核心层,还会被老皇帝整治。
真是操蛋!
魏国公自然看得出王家主的顾虑,他还是决定安慰老夥计。他当两面派,需要左右逢源,王家这条线不能放弃。
魏国公现在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润滑剂。
南直隶那麽大,总不能让徐氏一家独大嘛。
不然老皇帝不放心。
但搞对立也不好。
他魏国公府和徐青既有斗争,也有合作,很合适嘛。
其实这个活,王家也能干,但魏国公府先干了,王家就没得选。
这些都是他精研徐青复社的理论,总结出的宝贵结论。
天生万物,各有其用。
最重要的是及时摆正自己的位置。
魏国公将王家主一阵好送。
得了,又得去老妻那里交公粮。大号和私号都练废了,趁着还没老,赶紧再造一个。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魏国公哼着江宁府传出来的俗语俚曲儿,发出悲天悯人的感慨。
徐六首的精力很旺盛,干了一天活也不累,但他总会在合适的时候停下来,也让大家跟着一起休息。
有徐六首在此,伙食自然改善了。
民以食为天。
伙食一好,民夫和差役心中的怨气消散不少。
而且他们也意识到,徐六首是来给他们撑腰的。
要不然这次修建行宫,为了赶工,不知要在寒冬腊月死多少人。
现在的话,至少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不少。
若无徐六首在此,他们的命,还不如畜牲金贵呢。
话说回来,人是最好用的畜牲,耐力久,又抗饿,还听话,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反抗的。
所以徐六首开玩笑,说大家出身底层,都是「先天牛马圣体」。
众人听得好笑,又是心酸。
可是文曲星高高在上,愿意布衣处身众人中,跟他们闲聊,大家心里暖暖的。
当然,周围要是没有炭火,肯定暖不起来。
如果觉得暖,那就是回光返照了,很要命的!
这个时节被士绅们弄来修建行宫的民夫,都是日子极苦,很没盼头的。
徐青并不嫌弃他们,因为作为当世天魔,他可以平等的嫌弃几乎所有人。都是贪婪欲望交织的产物嘛,能有什麽不同。
人皆如此,无非多寡罢了。
真正的大公无私者,放眼历史长河,都是屈指可数。
都嫌弃,等于不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