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212章 翁仗婿势(2/2)

因此吏部尚书的位置断不能落在保守派手中。

他缓缓道:「臣保举一人,必定能平息此次兵变。」

他缓缓取出一份奏疏,在老皇帝同意之后,传阅给众人。

正是冯西风此前写的奏疏,里面有提醒云州兵变的内容,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纵然是纸上谈兵,也是深入研究过的。

众人看后,确实内心认可了冯西风的专业能力。

左都御史霍景此时身在局中,也不好发布意见。

王大人只能硬着头皮道:「冯大人虽然有些地方剿匪的资历,但到底做官未久,品级不够,威望不高,万一招抚不力,怕是会坏国家大事。」

首辅道:「那就给冯西风加一个军机处协办军机大臣的头衔,这事由军机处专事专办。」

王大人仍是据理力争道:「元辅,冯西风到底威望不够,还请元辅慎重。」

这时候,决定致仕的吏部尚书彭老大人忽然笑起来。

老皇帝:「彭大人笑什麽?」

彭老大人连忙出列请罪,随即道:「老臣觉得,冯西风此去云州,必定能平息兵变。」

「哦,为何?」老皇帝饶有兴趣道。

「因为他的女婿叫徐青。」

此言一出,众臣工都安静了。

徐青啊,虽然只是一个解元,但是朝堂近来诸多大事,都有徐青的参与,剿灭南直隶的水匪,平定海患以及东山省的兵变·

此人出手,一向都是雷霆万钧,乾脆利落,从无败绩。

唯有处在众臣工中,品级最低的冯大人老脸一黑。这话要不是即将致仕吏部尚书说出来,他肯定直接找人理论了。

瞧不起谁呢?

老皇帝忽然一笑,「彭老言之在理,那就命冯西风以军机处协办军机大臣的差遣,节制三边,平息兵变。至于吏部尚书的事,等年关之后再议。」

老皇帝一锤定音,其他人也不反对了。

户部有钱,人家徐公明就没钱?

云州也是出煤矿的地方,只要老冯带着仙煤的制作技术和经营权过去,对于云州上下,怕不是要喜逢甘露了。

这个方案,冯西风的奏疏也是有提的。

回去之后,管家前来迎接吏部前任尚书彭老大人,到了书房之后,拿出一份契约文书。

彭老大人看了一眼,用它拍了拍自己自己的手臂,「都怪你,怎麽就管不住你这只手!」

随后又美滋滋地拿起这份契约文书,有此契约在手,加上徐公明那边的保证,彭家往后十年的富贵都有保证了。

至于更往后的事?

只有天知道。

说到底,人走茶凉。他现在不接这份富贵,以后可没这麽好的机会了。

王尚书丶玉亲王那边,可不会对一个即将离任的吏部尚书,开出这麽高的价码。

而且老彭是老官僚,他早猜出老皇帝的心意,怎麽会在离任的关口得罪皇帝。

这天下现在还是老皇帝的,早早去巴结玉亲王,只会令老皇帝厌恶。

他此时此刻,相比起手中关于仙煤在老家专营的契约文书,更羡慕冯西风有这麽一个好女婿。

若是他有徐公明做女婿,何愁彭家不能继续兴旺几十年?

徐公明和其他寒门出身的大臣不一样,他的势力根基在底层,哪怕不当官,

一样有巨大影响力,权力的来源和朝堂中枢的大臣是不同的。

甚至比王尚书这种大家族子在底层的根系更深。

除非玉亲王上位之后,对复社出身的党人,实行党,甚至要对整个南直隶出身的官员进行打压。

否则动摇不了徐青的根本。

冯西风下朝,正准备回府,这时候吏部左侍郎张大人拉着他道:「秋远,到我家喝一杯。」

冯西风刚要拒绝,听说女婿也去了张府,只好依从。

张大人亦是出了一身冷汗,要不是他早有准备,提前多日给徐公明和彭尚书牵线搭桥,今天怕是要阴沟里翻船。

真要让霍景得了平息兵变的功劳,张侍郎的吏部尚书美梦就彻底泡汤了。

这时候,老张也顾不得遮掩自己和徐青翁婿的关系,一定要亮明立场。

张府。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