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43章 重阳真人再世,为冯芜诵经(2/3)

那是血脉的延续,种族的延续。

而这一点,并非徐青现在所追求。

他希望是个体的长生,灵魂不灭,像神话里的仙佛神圣一样逍遥。

他对这一点的向往,远胜过对世俗权力的追求。

在这一点上面,小夫妻的追求格外一致。

冯芜开口:「你不问我,为何不接受的好意?」

徐青:「人生苦短,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好了。」

冯芜:「你不担心我做自己想做的事,妨碍你?」

「你不会。」

冯芜叹了口气:「我有时候觉得你不懂情,有时候又觉得你很懂,反正我会因为你的事而喜,而忧,想到你会开心,见不到你,也会失落——」」,但我不会问你有没有,因为这是我的事啊。」

徐青:「难道不是因为你还年轻吗。少女情怀总是诗。」

「那你呢?」

「少年心事当擎云。」

冯芜噗的一声笑起来,怪责道:「本来好生生的事,给你弄得有点俗气。」

徐青笑道:「这是志气。」

两人说说笑笑回到家中,虽是新婚燕尔,徐青没有忘记正事。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谢泉早早去了京城,至于严山,今天也要离开江宁府,赴京赶考。

徐青要过去相送,顺便重新整理一下复社的事务。

这个事,等严山走之后,再来弄比较合适。

因为严山是常务副社长,许多人会不自觉围绕严山,形成一个派系。

现在严山走了,徐青才好动手,进一步统一思想,否则那些人推着严山出来打擂台,徐青处理不好,会伤害严山的威望和积极性。

其实现在复社的派系还相对简单,类似小说里弓帮的净衣派和污衣派。

净衣派是豪强士绅家族的边缘化子弟,与严山在严氏的身份地位类似;污衣派则是完全的底层读书人出身。

净衣派,也就是平日里所谓的寒士,

自中古以来,寒士就和普通老百姓沾不上边。

因为寒士本身也是「士」的阶级。

由于门媚跌落,从士族中跌落层级,沦为小士族或者地主。

这类事其实屡见不鲜。

世家门阀内部,往往也是不断进行更新的,起起落落。但大部分是一旦跌落,就难以再起来。

只是世上有聪明远见的人多,愿意付诸行动的,反而少。

因为太辛苦。

身为世家门阀子弟,只要愿意躺平,自己这一辈子肯定能过得很爽。

父辈愿意为子孙提供资源的多,愿意为子孙自强的,其实也不多。

鸡娃容易,鸡自己难啊。

所以徐青对复社的门槛就是尽量杜绝大家族嫡系子弟加入,扎根中下层,尤其是底层读书人,先天有奋斗的动力。

这些人才能成为他真正的根基,

但也不能拒绝边缘化的大家族子弟,毕竟要发展,就不能有太多的敌人,这是必要的妥协。

现在的问题是,双方有点火药味。

这刚起步,就开始内耗,徐青也受不了啊。

加上净衣派的领袖严山本身也是净衣派出身,更让原本的污衣派,无形间有种压力存在,隔阁自然加深。

徐青送走严山之后,便召集复社如今的成员到城外举行文会。

地点在徐青的农庄。

他是举人,该有的免税土地自然不少,不过在清丈田亩的过程中,徐青没有直接接受百姓的投献,而是直接买的地。

众人聚在新建的农房里。

现在是冬日,找人建房反而容易。

毕竟天气寒冷,不适合进行农业活动,许多农户都是空闲的,有活干反而高兴,得了工钱,过年也能让家里多吃上一点肉了。

农房虽然简易,做工倒是扎实,至少没明显漏风,但还是冷。

众人本以为徐解元召集他们,又是讲学。

其实道理大家都懂,他们听得也有些不耐烦了。

圣人微言大义,什麽道理找不到,关键是如何实现?

这个答案,只能从史书上去找。

从实践中去获取。

徐青对着众人道:「诸位,我知道大家都觉得,我这次又是跟你们讲学,或者讲八股文。讲学,你们肯定已经不爱听了,所以我不讲。」

众人松一口气。

徐青接续道:「讲八股文的话,我水平确实高,能让你们的八股文水平提升。但今天我也不讲八股文。」

众人不免失落,又好奇,徐解元要讲什麽。

徐青笑道:「大家肯定好奇,我今天叫你们过来做什麽。」

众人好奇心越盛。

徐青缓缓开口:「我今天想请诸位和我一起干活。我想将这片农屋,扩建成学宫,然后修建一个藏书阁,名字就叫天机阁吧。学宫,就叫天机宫。以后这就是复社的大本营。」

「解元公,我们是读书人,怎麽能干这些低贱的事?」

「所以我准备和大家一起吃这个苦,如果有人不愿意,可以退出复社。」

「啊。」

众人议论纷纷,要他们退出复社,那肯定不行。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这麽想。

有贫寒的社员,问道:「坐馆,我们干活有工钱吗?

「当然有,而且比外面的工钱多很多。」徐青微笑道。

「那我愿意。」

「不干,多少工钱都不干。」那些大家族的边缘化子弟说道。

但贫寒的社员,已经有人开始劝说身边的社员,「盖学宫,将来也是咱们使用的,而且坐馆肯定不会亏待咱们。

「他们退出是好事,这样我们以后文章水平增进,还能甩开他们。」

许多贫寒的社员议论纷纷。

这些话,另一派的社员自然听到了。

文章水平被甩开,意味着日后科举的水平会被甩开,这是他们所不能承受的。

要知道,他们现在作为复社社员,被家族看重,提供钱粮支持。

若是一旦退出,怕是这些好处都没有了。

一开始,这些人还以为能凭藉舆论,改变徐青的主意,没想到那些泥腿子居然不讲武德,根本不反抗。

终归是复社起于微末,污衣派占了大多数。

他们现在家境虽然得以好转,却远远没到完全好转的地步。

而且徐青已经放宽复社的门槛,即使不是秀才,也能加入。

所以现在复社虽然有一部分人去了岭南,有一部分在进行清丈田亩,剩下的社员依旧不少。

实际上,清丈田亩的社员,许多事大族子弟出身的社员抢着去干了。

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贫寒社员去干这活,实际过程中会被拖延丶敌视各种使绊子,反而大族子弟去,一路都很顺利,活儿干得明明白白,漂漂亮亮。

何知府骨子里还是不想闹得太狠,所以自然有意识偏大族子弟出身的社员徐青心知肚明,却没有强力推行此事。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