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56章 官绅一体纳粮带来的后果(下)(1/2)

 第156章 官绅一体纳粮带来的后果(下)



虎一臣走后,柴进越想越气。



安逸这畜生也敢来趁火打劫,这绝对不能忍。



高力求来献药。



柴进服药后,问道:“你跟安逸熟悉,如今安逸意图谋逆,该如何予以打击?”



高力求对安逸是有很深怨恨的。



以前有利用价值,就称兄道弟。



没利用价值了,就弃如敝履,为了自己的利益,又跟刘铜勾搭成奸。



安逸不会不知道,刘铜是高力求最恨,最想诛杀的人。



可在安逸的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顾高力求的感受。



说好喜洋洋纺织工厂的分红,自打高力求失势离开北疆后,就再也没看到一文钱。



安逸,是你不仁在先,就别怪我无义在后了!



“启奏陛下,奴才有个一石三鸟之策。”



“哦,快说!”



“陛下,安逸是靠娶了苏有容起家的,而苏有容的醋意天下无双。



如今安逸和苏有容分居南北,陛下以剿豿的功勋,将明珠郡主指婚给安逸。



正好安逸接受了逆太子的官职,此举既可让苏有容与安逸反目成仇,又能让苏有容与逆太子交恶。



天下士绅,也会以为安逸的士绅一体纳粮,是逆太子授意的。”



“妙啊!”柴进赞道:“真是一石三鸟,你有宰辅之才!”



-----------------



安逸在浙东所为,在京师引发的浪潮更大。



满朝文武喊杀声,不绝于耳。



新皇柴衡还在为招揽到安逸感到高兴,谁曾想,安逸转眼就来了这么一出。



找死,也不是这么找的。



柴衡想要宣布安逸为叛逆,被内阁首辅何哲之阻止。



理由跟虎一臣一样。



眼下天下四分五裂,还是不要节外生枝为好。



宣布安逸造反,需不需要出兵平叛?



这兵从哪里出?



要是打不过安逸,徒惹笑话不说,还削弱了实力,让其他人坐享其成。



宣布安逸造反,苏有容和镇北军跟着造反怎么办?



内阁成员欧阳敏给柴衡出了个主意。



“陛下,臣以为先安抚苏家和镇北军,争取让他们来对付安逸。”



既争取了苏家和镇北军,又对付了安逸,还让天下士绅满意,这才是一石三鸟。



“爱卿妙策,足以安天下!”



柴衡欣然接受,当即传召郭通和张万成,以及苏北望。



郭通收到安逸的士绅一体纳粮消息,惊得目瞪口呆。



万万没想到。



一直寄以厚望的姑爷,会做出这等与天下士绅为敌的举动来。



多好的一盘棋,怎么出这么一个昏招。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没老人在身边提点,就是不行。



郭通心急如焚,急忙去信安逸晓以利害,赶紧悬崖勒马。



郭通为此还去找过张万成和苏北望。



张万成对安逸的所作所为,开始同样是震惊无比,待冷静下来发现,此举真要做成,无疑是利国利民的。



只是想要开创历史先河,难度是无与伦比的。



如今满天下士绅阶层喊打喊杀,就可见一斑。



士绅们越是这样,张万成就越是认为安逸做得对。



在北疆的亲力亲为,看到中原百姓的水深火热,张万成明白,天下百姓对安逸所为的深切渴盼。



敢为天下先。



张万成对安逸愈发佩服。



张万成对安逸的所作所为,是打心眼里支持的。



当郭通急匆匆地找来,张万成本想开导,转念一想,跟着附和几句,也跟着写了一封斥责的信。



郭通走后,张万成又写了一份密信送往北疆,叮嘱苏有容要信任安逸。



他深信,只要安逸顶过第一波压力,那么大势可成。



一旦士绅一体纳粮形成国策,将开创一个新的秩序。



只是要打破这个阶层固化,难度太大了。



幸好,现在处于乱世。



乱世,意味着打破旧的格局。



有机会,开创新的秩序。



郭通找了苏北望,苏北望的想法和郭通是一样的。



安逸这个损招,致使大好局势将全盘皆输。



得罪天下士绅,是不可能赢的。



苏家为国征战百年,得到的上万亩传于子孙后代的永业田,这要是也纳粮,那苏家历代人的血岂不是白流了?



连苏北望对妹夫所为,都是如此愤怒。



以己度人,天下士绅又是何等的仇视安逸!



苏家该怎么做?



镇北军该怎么抉择?



苏家的大好局势,苏家历代打下来的大好基业,绝不能毁在安逸的手里。



苏北望对安逸所为非常失望,第一时间就写信去斥责,要他及时悬崖勒马拨乱反正。



苏北望去信苏有容,一旦局势不可控,要快刀斩乱麻。



皇帝召见,苏北望、郭通和张万成来到紫禁城陛见。



-----------------



士绅一体纳粮产生的后果,比安逸预想中还要严重。



浙东省还好。



毕竟安逸在百姓中的威望卓着,全民拥戴毫不为过。



浙东的士绅,面对百姓形成的拥护安逸的浪潮,丝毫不敢螳臂当车。



只能隐忍,等待天下士绅发起讨伐安逸的时机。



“抚台,左参议辞官走了!”



“抚台,华金知府辞官了!”



“阳东县令,西兰县令……辞官了!”



一批官员辞官,骂骂咧咧地离开了浙东。



一批刚来投奔的门阀世家士绅阶层,骂骂咧咧地离开了浙东。



安逸颁布了告全体官绅书:



“无论多大阻力,士绅一体纳粮贯彻实施。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