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42章 惊天剧变(下)(1/2)

 第142章 惊天剧变(下)



何哲之虽然早有准备,只是心中多少还有一些犹豫。



当天下处处造反的消息传来,何哲之知道,不能再犹豫了。



再犹豫,大周就没有任何机会了。



“陛下,为了大周江山,这逆臣,臣当了!”



何哲之当机立断,联合之前就串通好的忠臣良将、王公勋贵来到东宫。



“陛下受佞臣蛊惑,已迷心智无法治理天下,臣等奏请殿下登大宝,尊陛下为太上皇,诛佞臣安天下,重振山河!”



何哲之为首,数十忠臣良将王公勋贵,跪在太子柴衡的面前,劝进!



柴衡厉声道:“这个,这个,尔等要陷本宫于不忠不孝否?”



柴衡通过镇南军的关系网,早就知道何哲之的密谋。



有这么多忠臣良将参与,自然少不了柴衡和黄子更的推波助澜。



此刻水到渠成,柴衡心花怒放,但该做的姿态还是要的。



三劝三辞,我懂的。



镇南军大将军黄飞云次子黄子更大声奏请:“二十万镇南军奏请殿下登大宝,诛奸佞安天下,重振河山!”



“臣等奏请殿下登大宝,诛奸佞安天下,重振河山!”



何哲之等忠臣良将继续跟上。



“不可,万万不可,本宫不能当逆子……”柴衡装模作样地再次推辞。



“臣,奏请殿下登大宝,诛奸佞安天下,重振河山!”



闻风而来的文武百官,王公勋贵,争先恐后地拥戴柴衡继位。



这些文武百官王公勋贵,不是家传爵位根正苗红,就是寒窗苦读历尽艰辛爬上来的读书人。



之前佞臣当道把持朝政,大量通过卖官鬻爵的泼皮无赖爬到头上作威作福。



为贪钱财不讲武德,将他们的父老乡亲盘剥得苦不堪言。



现在报仇雪恨,搞清算的机会来了。



“小民跪求殿下登大宝,诛奸佞安天下,重振河山!”



京师的官民百姓闻风,齐刷刷的大声呐喊,整个京师喊声震天。



京城百姓,同样被贪官污吏盘剥得凄惨。



昏君的种种行为,老百姓们早就不能忍了。



有人挑头,巴不得赶紧换个皇帝,好结束这苦逼的日子,也能有个盼头。



“殿下,这是天下官民百姓的心声,恳请殿下莫要辜负。”



举城拥戴,这让劝进的文武百官、王公贵胄心下大宽。



那点负罪感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正义之举。



“本宫,本宫……”



原来,我是如此的万民敬仰百官拥戴,柴衡欢喜得都说不出话来。



“殿下登大宝,安天下!”



黄子更率先拥上去,其余人跟上,抬起柴衡就走向隔壁紫禁城的承天殿。



将柴衡按在龙椅上,披上龙袍。



“臣等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在举城的山呼万岁中,柴衡登上了帝位。



柴衡下旨,尊柴进为太上皇。



号召天下人,诛杀祸国殃民的奸佞元翟、余茂春等人。



清除京师的所有佞臣党羽。



大赦天下,所有反叛的人立即放下刀枪归家,既往不咎。



为稳住天下局势,跟太上皇争夺重臣和封疆大吏,在何哲之等人的建议下,新皇柴衡分封百官。



赦封镇南大将军黄飞云为镇南王。



赦封镇西大将军童凯为镇西王。



赦封镇北大将军苏有容为镇北王。



赦封何哲之为冯国公,内阁首辅。



赦封百里延为许国公,内阁次辅。



……



赦封安逸为定海侯,浙东总兵官。



柴衡册封百官后,将目光对准几个跟他斗了十几年的弟弟。



赫然发现,除了齐王柴懋求饶外。



秦王柴源和虢王柴宏,已经金蝉脱壳,不知所踪了。



柴衡猜到已经逃走,但也不以为意,名分已定,翻不出浪花来了!



-----------------



陛下斩杀元翟余茂春传首天下,下罪己诏。



太子在京师得到举城拥戴登基称帝,尊柴进为太上皇。



天无二日,国无二君。



当这两件事碰撞在一起时,天下哗然。



柴衡已经在京师承天殿祭拜天地宗祠登基称帝,就只有一条路走下去。



拥戴柴衡的人也不会再有后路,为身家性命,为家族兴亡,也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谁让太上皇太过昏庸,将天下搞得烽烟四起。



大家这么做,是为了大周,为了柴家的江山社稷,完全是出于公心。



就算将来去见了历代先皇,也可以拍着胸脯问心无愧。



有了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众人就围聚在新帝的身边,跟太上皇柴进争夺天下。



柴衡有个优势,那就是新人新气象,能给天下人带来新的希望。



而柴进已经臭大街了,不会再有人相信他。



柴进自然不会甘愿当个太上皇,只是他困在秦山脚下。



柴进的劣势不止在名声上。



当时出京封禅,元翟余茂春为了不让忠臣良将跟在陛下身边碍眼。



从而影响他们吹捧柴进捞取钱财,只让柴进带了柳襄虎一臣等二三十个老臣随行。



虎一臣对这群将天下搞崩的奸佞恨之入骨,举起屠刀斩尽杀绝。



这也使得柴进的身边,没多少臣子可用。



而柴进的四周,造反的人却不少。



待在这里,肯定是坐以待毙。



前往京师,以目前的兵力、钱粮辎重和名声,绝对是干不过柴衡的。



“陛下,为今之计,要么北上北疆,或者南下金陵!”



秦山,卡在北疆三省和金陵的中间。



镇北军天下第一强军,可地方穷啊,如今天下大乱,北胡说翻脸就会翻脸,去不得。



金陵是南都,繁华富庶,有柴进建造的大明宫,有镇守金陵的禁军。



不管是柴进还是虎一臣,都认为金陵最为合适。



事不宜迟,柴进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前往金陵。



沿途府县,官员战战兢兢接驾,丝毫不敢发表意见。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