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回目录

第1067章 运河(1)(2/2)

这么点运力,运军需、赏赐都很紧张。

何况如今宋辽贸易,日益兴盛,商货北运的需求与压力,日益增长的今天呢?

别说大宋朝廷了,辽人现在都很急。

御河不给力,运量太少,导致很多商货只能走陆路,靠太平车和驴车、骡车。

时间长,损耗大、运费高不说。

关键,限制宋辽贸易的规模啊!

所以,汴京城的商贾们也很急。

于是,压力就给到了主管水利的都水监。

从去年开始,朝野内外,都在向都水监施压——细狗你行不行?不行就换人!

前任都水监李士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顶不住压力跑路的。

赵煦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起复了当前大宋最强的水利工程官员。

也就是现在在赵煦面前的这一位——朝散大夫、都水监杨汲。

一开始,朝中还有非议。

以至于赵煦起复杨汲的时候,还打了不少掩护。

但现在,朝中上下,对于杨汲已经没有什么非议了。

因为,这位都水监上任后,立刻就带着挑选出来的水工、水官们,前往河北、京东视察、走访。

数月来,他带着人跋山涉水,风餐夜宿,不避寒暑。

亲自沿着御河河道,走了一边,又询问了许多河道附近的老人、船工、渔民。

五月,他又前往京东路,沿着隋唐大运河的故道,走访了一遍。

当他在本月初回朝后,立刻就写了一篇札子,送到了赵煦案头,详细报告了他的计划。

也就是,现在呈现在赵煦面前的这个方案。

从郓州西,凿一条人工运河,连接大名府的临清。

这条运河,全长大约三百里。

这条运河一旦修成,不仅仅可以引汶水、济水等京东河流水量进入御河,增加御河水量,提高御河运输能力。

还能使京东的钱粮、商货,快速通过御河进入汴京。强化汴京和京东路之间的水路联系。

关键,还能让河北的兵马、甲械快速进入京东。

这样一来,一旦未来辽人真的渡海而来。

大宋朝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赵煦看着面前的沙盘,听着杨汲的汇报,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泽。

因为他总感觉,这条河道……有点熟悉。

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

甚至,他可能去过?

只是一时间,他记不起来。

等杨汲汇报完,赵煦就问道:“杨卿,都水可计算过,若要完工这样一条运河,需多少人工?”

杨汲是个干实事的,当年跟着候叔献的时候,他就以熟于庶务闻名。

闻言当即答道:“奏知陛下,都水以为,三百万工上下即可!”

“三百万工?”赵煦在内心快速的算了一下。

目前汴京最新的工价,青壮每天是一百五十文。

若以此计算,三百万工就是大约六十万贯的工钱。

当然了,这仅仅是工钱的开支。

还没算工程所需的物力以及工具等各方面的用度。

一般而言,这些开支大约是工钱的两到三倍左右。

也就是,只要一百八十万到两百四十万贯,就能开凿出一条三百里的运河?

平均每里成本,六千到八千贯?

这么便宜的吗?

赵煦有些不相信的看向杨汲,在这一刻,带英的HS2,阿美莉卡的加州高铁,德国的柏林国际机场,三哥家那些乱七八糟的工程,在他脑海中浮现。

他不得不怀疑,杨汲要么是在给他画饼,他想当大宋的专员,薅他这个官家的羊毛,要么就是在打着无偿强征百姓,让交了免役钱的百姓,依旧给官府打白工的可能。

很不幸的是——这两类事情,在今天的大宋朝,都是屡见不鲜的。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