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大赏军民(2/4)
这是赵煦开始练箭后,大内都作院所献。
真正的御用弓!
不是那些批量制作、批量赐下的玉佩。
“且以此弓,赐我英雄!”赵煦吩咐。
“诺!”
“另外……”赵煦扫视虎头船上的将士:“捧日军争标健儿,人赐交子百贯,棉布五匹!”
“唯!”
“官家万寿!”虎头船上的士卒们,顿时三呼万岁,激动无比。
匍匐在船头的刘卿孙更是兴奋无比,狂呼着:“官家爱幸微臣,推恩降德,臣当百死而报!”
刘家人身受罪孽,为天下、社稷所厌。
他自幼立志洗刷耻辱,于是,当章相公南征时,毅然投军,从行伍而起,百战向前,亲冒弓矢,先登敌城,斩将立功。
今日,更是豪赌一场,终摘下标冠,到得御前。
万幸!
官家,确乃圣君!
既往不咎,更赐宝弓!
他郑重的捧着,天使送来的御赐宝弓,顿时泪流满面。
有此弓在,至少他这一支的罪孽,应当是得到了宽恕。
……
接下来的第三场争标的冠军,却是来自神卫军。
带队的都头,名曰慕容靖。
这位却是个衙内二代——乃父慕容青,官至供备库使,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慕容青有个妹妹,嫁给了杨文广,是杨文广之原配发妻。
嗯,就是那位如今,被西南、荆湖地区的杨氏土司们争相认爹(祖父)的杨文广。
偏,赵煦还强压着杨文广的嫡子杨文怀,认下了这些兄弟和侄子。
一一让他们认祖归宗,将名字写进族谱。
几十年后,杨文广最出名的标签,将不再是大将。
而是情圣!
以一人之力,而为西南十数家土司,百万土民之先祖。
千百年后,恐怕会出现无数有关杨文广在南征路上谈恋爱的电视剧、电影。
所以,赵煦在见到慕容靖的时候,多少有些忍俊不禁。
于是,特擢其为神卫军第三军军使。
并循例赏给相关士卒交子百贯,棉布不等。
至此,金明池争标活动,宣告结束。
……
日头渐西。
金明池内,十数万士民工商百姓,纷纷扶老携幼,沿着开封府辟出的通道,次第前往指定出门的金明池南面诸门。
十几万百姓,人头攒动,密密麻麻。
若有不慎,就可能酿成踩踏的惨剧。
所以,不止开封府铺兵倾巢而出,来此维持秩序。
赵煦还调动了御龙第一将来此维护治安。
于是,整个金明池内,几乎到处都是官兵。
而在这个时候,赵煦已登上金明池内的一座殿阁高台,并命人在此升起了象征赵官家的金乌大纛——宋乃火德,自承商后,自然以金乌为尊。
望着那面被升起来,挂在高台上的金乌大纛。
赵煦抿了抿嘴唇,他越发相信,自己是天生的太阳了。
生来就是要照耀四方,给天下万民送温暖的。
“吾当为亚洲牧!”于是,豪情万丈的少年天子,带着宰执元老、三衙大将、外戚宗室,来到这高台上,远眺着南面的出口。
“老钤辖……”赵煦轻声唤着。
刘惟简来到他身后:“老奴在!”
“准备的如何了?”
“回禀陛下,老奴已准备妥当!”
“善!”
“赏赐吧!”他轻声说着。
“唯!”
……
邵三抱着儿子,牵着妻子的手,走在人群中。
他本是淮南东路人,父辈时,家里就已是客户了,只能靠租佃乡中大户的土地维生。
到了他这一代,更是连租佃大户人家的地,都得和人抢了。
不够勤快、照料庄稼不够仔细的,主家根本不肯租地给你。
而邵三没有卷过同乡,只能在乡里给人做工了。
比如说朝廷要修工程,发役的时候,就会在地方雇人去做工。
也譬如说,州郡要转运财税入京的时候,也需要雇人。
此外,运河水浅的时候,转运司就会大雇青壮去拉纤。
但这些事情,都是有时效性的。
一年中未必能碰到几次,而且,路上还得自备吃食。
属于是手停口停,一旦长时间没有找到工作,就得饿肚子了。
前年的时候,淮南大旱,对于淮南地方的百姓,犹如炼狱。
别说他这样的人了,便是乡中的大户,在大旱面前,也有破产逃亡的。
好在,朝廷及时赈灾,据说,当时连官家、太后也带头减损供奉、裁减耗用,把省下来的钱,拿来赈灾。
又命人发漕粮,将滞留运河各地转般仓中的漕粮,直接发到淮南灾区。
同时,还派来禁军,帮着大家凿井取水求活。
一场本会造成淮南诸州,百万黎庶死亡的大灾,就这么的安抚了下去。
尽管,依旧有无数人在旱灾中倒毙。
可至少,没有出现易子而食,折骨为炊的惨剧。
但大灾之后,地方凋敝,百业萧条。
官府为了与民生息,更是直接停了工程徭役——准确的说,应该是把相关的工程徭役,都包给了禁军和从登莱南下救灾的青壮。
这就让邵三坐蜡了。
没有工作,就要饿死!
幸好,彼时朝廷默许了淮南无地流民入京。
而邵三彼时肚子饿的咕咕叫,便跟着同乡,一起入京求活。
迄今,他都深感是祖宗福佑!
入京后,他先是在城外搭了个窝棚,与同乡混居。
然后,就跟着同乡,一起被这京中的奢遮大户招了去抗包。
靠着在淮南长期做工,锻炼出来的力气与机灵。
他很快就在这京中找到了一个机会——靠着同乡的引荐,在一个脚店内,当起了酒博士(小二)。
因为为人机灵、口才好、会说话,把常去脚店买酒的客人,都哄的开心,愿意经常到他所在脚店卖酒、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