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013章 韩绛教弟(2)(2/3)

因为,免行法,真切的伤害到了,韩家的根本利益——许州,天下商业的中心之一!

作为许州最大的豪门,韩氏所拥有的利益太多了。

而免行法,等于卸掉了韩氏过去最大的得利渠道——科配。

再也不能,随便给点钱,就征用小商贾的货物了。

韩维如何不急?

“蒲传正,可是说的明白!”韩绛靠在一张软垫上,轻声说道:“富与贵,乃人之所欲也,必以道得之!”

“而什么是富者之道?”

“当行仁义!”

“富者之仁义,在于雇人,在于纳税!”

“换而言之,富人欲为天下义士,国家忠臣,宗族孝子,就得拿钱出来雇人,还得纳税!”

“此正是其文章宗旨所在——涓涓细流,可以济沧海!”

韩维听着,再次仔细看了一遍文章,脸上出现了些郑重的神色。

旋即,他抬起头,看向韩绛:“兄长的意思是……”

“蒲传正此文,乃是……”他望向皇城方向,微微拱手。

这点智慧,他还是有的。

韩绛点点头,欣慰的看着韩维:“此亦是陛下点拨于持国的地方啊!”

“亦是持国,今日在那安节坊内的所见所闻的答案!”

韩维听着,浑身一颤,看向韩绛,问道:“兄长的意思是?”

“嗯!”韩绛指着韩维手里的文章:“吾弟才华盖天下!”

“蒲传正,如何比拟?”

“何况,蒲传正声名狼藉,士大夫所不耻!”

“吾弟则不然,清名满天下!”

“只要吃透蒲传正文中的圣意……”

“吾弟何愁不能为社稷臣?”

韩维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

他这一生,不能在黄麻纸上押字,甚至更进一步,宣麻拜相,是他最大的痛!

于是,今日在福宁殿御前的谈话……

在安节坊前,所见到的人流……

在安节坊内,与那李筑的交谈,在李二虎的作坊中,所看到的景象……

一一在他眼前浮现着。

同时蒲宗孟的文字,也似乎被人朗诵着,在他的耳膜中震动。

安节坊的作坊主们,以一坊之力,一月可织得一州甚至是一路百姓夫妇,日夜劳作,方能织出来的布匹。

海量的布匹涌入市场,进入府库。

不止使得汴京布价,每个月都在下跌。

也让更多的人,穿得起衣服、鞋子。

更让国家,赚到了钱。

同时也让沿边的军人,有了足够的赏赐。

良久后,韩维忽然想起了一个事情,叹道:“难怪,吾此番回京,在汴京市面,所见的过往行人、贩夫走卒乃至于孩童妇人,都戴着帽子,穿着布鞋……”

“吾还奇怪过……”

须知,在过去,哪怕在汴京城里,衣衫褴褛,赤膊赤脚的人也不在少数。

在汴京之外的广大农村,甚至有些家庭,一件旧衣,缝缝补补,传上两三代人,都是很常见的。

至于帽子?

戴的起从来都是中上层的百姓。

底层的苦哈哈,能用块破布裹头就不错了。

这就是布帛之所以能成硬通货的缘故。

而现在,汴京城中的大部分人,却都穿得起衣服、鞋子,戴的起帽子了。

这确实是一个假如不仔细观察的话,很难发现的社会变化。

而所有知道这个变化意味着什么的人,都将为之兴奋。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捏着手里的文章,韩维只觉找到了人生未来的方向。

他看向蒲宗孟的宅邸方向,心中翻滚着两句话——凭你也配?吾可取而代之!

对于蒲宗孟他确实是看不起的。

在韩维心中,蒲宗孟,也就是有个好妹夫而已。

若无濂溪先生,他算个什么东西?

士林里根本不会有这号人!

他也根本挤不进士大夫的圈子!

也是在这个时候,韩维忽然想起了一个事情,对韩绛问道:“兄长,弟还有一事不解,望请兄长指教!”

“说说看……”

韩维于是就将自己出宫时的思考,与韩绛说了。

韩绛听完,哈哈一笑:“我道何事?”

“持国是当局者迷啊!”

“官家不是告诉你了吗?”

“持国不是自己也想到了吗?”

韩维拱手道:“弟隐约想到了,或是春秋……只是,弟想不通,当今天下与春秋有什么联系?”

这确实是他头疼的事情。

他的直觉告诉他,官家的言下之意,就是如此。

而且,随着他在安节坊内,看到的情况越来越多,他的这个直觉就越强烈。

可,他总是感觉有什么东西,挡住了他的视线一样。

让他想不明白,也说不清楚。

为什么是春秋?

凭什么是春秋?

韩绛靠在软垫上,神色严肃起来。

他轻声道:“持国啊,汝其实是明白的!”

“官家也说的很清楚了!”

“只是汝的心……”

他伸手虚指了一下韩维的胸膛:“不愿承认,也不敢承认!”

韩维和年少一样,在哥哥面前,恭敬的拱手:“请兄长赐教!”

“官家言……当今天下城郭户,已从熙、丰时的两成余,增长到如今的将近三成,商税从熙、丰时的近千万贯,增长到如今的将近一千五百万贯!”

“此岂非春秋时,王业不振,于是井田崩溃的前兆?”

“井田崩溃后,私田与私产,随之出现!”

这是标准的儒家视角。

同时也是士大夫的历史观。

正是因为,王业不振,所以才会出现八佾舞于庭,乱臣贼子,窃据权柄,以下犯上的种种乱象,从此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甚至,祭由寡人、政由宁氏这种荒诞之事。

礼法完全崩溃。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