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草原血战(2/3)
在场发任何人说“一心为公”,都比吕凌风有份量。
“诸位,现在不是追责的时候。
据地方衙门汇报,有一股叛军正在向顺天府逼近。
观其势头,似乎是想要切断我们的粮道。
叛军中也有能人,一眼就看出了朝廷的软肋所在,万万不可疏忽啊!”
见队友不给力,刑部尚书费心远急忙选择了转移话题。
叛军有没有找到朝廷的软肋不知道,反正他们这些高层,非常清楚朝廷的短板。
北方疲敝,帝国财政崩溃。
眼下海上运输通道,已然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一旦被叛军掐断,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是亡国之臣。
“大沽口急报!”
“大沽口急报!”
“叛军…叛军正在进攻港口,守军紧急求援…”
或许是乌鸦附体,好的不灵,坏的灵。
费心远的话音刚落,六百里加急的噩耗,就传入了皇城中。
“砰!”
一向稳重的姜书翰,手中的茶杯直接滑落到了地上,瞬间茶水四溅。
往日里发生这种变故,少不了被人嘲讽。
不过此时众人的关注重点,都集中在了急报上,根本无心在意这点儿小事。
“港口不容有失,两位侯爷尽快拿出方略,务必保障粮道畅通!”
冷静下来后,姜书翰直接绕过了议事环节,当场做出了决策。
战场上兵贵神速,一旦港口落入叛军之手,纵使官军能够收复,也会影响后续的粮食运输。
毕竟,破坏总比建设容易。
只要舍得用火药,把码头、道路炸上一遍,以当前的生产力,没有几个月都难以恢复。
尽管北方不只一个港口,但这却是距离京师最近的港口。
变幻登陆地点,就意味着运输线拉长。
宣大总督衙门。
“还没有苏总兵、谢总兵,他们的消息么?”
蔡扶光焦急的问道。
朝廷拖欠钱粮,他这个宣大总督也变不出粮食来,只能让边军自己想办法。
迫不得已之下,边军只能外出觅食。
前面几次都很顺利,但那都是小打小闹,收获完全满足不了需求。
为了解决粮食危机,边军决定干一票大的,结果却是一去不复返。
距离约定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天,依旧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总督大人,草原上形势复杂,回来晚点儿也实属正常。”
张师爷委婉的回答道。
大家都是成年人,非常清楚深入草原劫掠,拥有多大的风险。
迟迟没有消息传回来,必定是大军遇到了麻烦。
无论是在草原上迷路,还是遭遇敌军,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加派探马,尽快找到大军的位置。”
蔡扶光果断下令道。
慌乱没有任何意义,现在能够做的,唯有尽快找到大军。
内心深处,他不断进行自我安慰。
以虞军的战斗力,等闲的鬼方部落,根本留不下他们。
大不了打一场草原会战。
没有鞑靼人参与,对上四分五裂的鬼方一族,大虞朝完全不怂。
草原上。
“打扫战场,尽快从这里撤离!”
击溃了鬼方骑兵的苏志勇,脸上没有丝毫胜利的喜悦。
在草原上劫掠,需要面临的难题许多。
除了要寻找鬼方部落外,最主要的还是行动时,很难把敌人全部留下。
再怎么精心布局,也保不准有漏网之鱼跑出去。
一旦暴露了踪迹,就意味着危险降临。
苏志勇的运气,明显不怎么好。
先是事先锁定的查特尔部落,在近期转移了游牧地点。
尽管只是偏移了一百多里,还是影响了虞军的行动。
打劫的任务顺利完成,但他们的踪迹,也因此暴露出去。
在短短七天之内,他们就遭遇了十三波偷袭。
携带着大量的战利品,大军的移动速度,本来就不快。
再加上鬼方骑兵袭击,以至于大军只能龟速前进。
在草原上多待一天,就要多增加一天的风险。
单纯从军事上出发,现在他最应该做的,就是下令抛弃战利品跑路。
可残酷的现实,根本不允许他们这么干。
没有了这些战利品,回去也得饿肚皮。
经历了这一波变故,当地的部落,都有了防备。
后续再想出来劫掠,风险系数只会更大。
正在虞军打扫战场之时,大地突然颤抖起来,遥远的天际若隐若现的出现了人影。
茫茫大草原上,遇到虞军同僚的概率无限为零,那么剩下的无论是哪方势力,都是大虞的敌人。
“停止打扫战场,全军立即准备战斗!”
没有丝毫迟疑,苏志勇当即下达命令。
马蹄声越来越近,敌军的身影,逐渐暴露在了他的视线。
放下手中的望远镜,他知道一场苦战在所难免。
“额尔敦万户,区区一支虞朝孤军,你犯不着这么紧张。”
看着紧张的鞑靼万户,塔尔古族长忍不住调侃道。
齐齐哈达部落是最早投奔鞑靼人的鬼方王庭部落,通过一系列的政治联姻,双方已经完成了政治捆绑。
成为了自己人,享受的待遇,自然不是其他鬼方部落能比的。
作为部落族长,塔尔古有资格和鞑靼高层开玩笑。
“塔尔古族长,虞军的战斗力不容小觑。
尤其是现在这种时候,务必要小心敌人困兽犹斗,稍有不慎就会付出血的代价。”
额尔墩一脸严肃的说道。
运气是一个好东西,额尔敦万户的运气明显不怎么好。
先是在山东吃了虞军的亏,麾下兵马近乎全军覆没。
接着又在上一轮会战中,挑中了硬骨头。
虽然赢得了最终胜利,但自身已经付出了惨痛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