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二章、一片火海(2/3)

怀疑归怀疑,没有证据的事情,自然不能乱说。

除非抓到活口,顺藤摸瓜把幕后黑手找出来,不然这又是无头公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外面的惨叫声,不断在耳边响起。

藏在床下的几人,一个个紧张的不行,唯恐被敌人发现。

“山长,这么下去不行啊!”

“援兵迟迟不过来,叛军这么杀下去,早晚会找到这里。

书院中可有密道,能送我们离开”

紫袍男子开口询问道。

众人纷纷把目光投向邱文轩,期待着奇迹发生。

“诸位,我们这里是书院。

除了那帮反贼,谁敢来这里撒野啊!”

邱文轩没好气的说道。

真要是有密道,他早就从密道中跑了,岂会留在这里等死。

江南书院是开国初年修的,正处于王朝鼎盛时期,根本没考虑战乱的问题。

何况江南书院的背后是江南士绅,不看僧面看佛面。

只要到时候跪的足够快,即便是遇到改朝换代,也不会波及到这里。

“咳、咳、咳…”

“怎么有烟?”

“不好,叛军放火啦!”

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也只能干着急。

外面的惨叫声,就没有断过,证明杀戮依旧在继续。

此时出去,就是刀下亡魂。

留在这里,也不是长久之计。

江南书院是木制建筑,敌人放的火早晚能烧过来。

甚至不等大火烧过来,越发浓郁的烟雾,都能要了他们的命。

纠结的不光是他们,隐藏在书院中的众人,都陷入了死亡抉择中。

要么出去被敌军杀死,要么留在原地,被大火烧死,被烟雾呛死。

“一个个都给老子起来!”

“赶紧给本官赶赴江南书院平叛!”

任由中年将领如何怒骂,士兵们都是萎靡不振的状态。

作为后娘养的部队,朝廷拖欠军饷钱粮,那都是常态。

有限的钱粮,都被南京守备投入到了自己家丁身上,其他兵丁都是从百姓中抽调的徭役。

现在南京守备带着自己的家丁,跟着大部队出去平叛了,留守的全是自带钱粮过来干活的倒霉蛋。

一文钱都不给,纯粹白干活,谁愿意卖命啊!

“混账东西,尔等…”

一阵怒骂之后,史清尘发现自己在对牛弹琴。

使用的历史典故太多,眼前这群兵丁,根本听不懂他这位尚书在说什么。

“刘参将,这就是你带出来的兵?”

史清尘厉声质问道。

同士兵讲大道理没用,那就找将领说。

南京政治地位特殊,守备官一直都是国公担任,兵部尚书担任参赞机务辅佐处理军务。

现在守备官带兵外出平叛,史清尘这位参赞机务,成了营中最高负责人。

“尚书大人,营中的精锐都被守备带出去平叛了。

剩下的这些人,都是各地来服徭役的,基本上一个月轮换一次。

朝廷又不发钱粮,训练根本无从谈起。

要怪的话,就怪巡抚衙门。

朝廷让他们协饷,他们就拿这些人冲抵。

这事上报过兵部,您应该是知道的。”

刘参将的回答,直接把史清尘噎了一个半死。

搞了半天,眼前这帮兵丁,居然都是临时工。

实在是太会玩了。

不过在大虞朝,为了省钱搞出来的奇葩事多了,也不在乎增加一件。

既然是徭役,那么军饷钱粮,全部都省了下来。

衙门不用掏钱协饷,军方也不用天天上门催饷。

搁和平时期,这么操作下来,确实能大幅度削减军费开销。

可是到了需要的时候,这种凑数的兵,那就要人老命。

“混账!”

“就算是这样,既然穿了这身衣服,那就得履行职责。

本官命令你立即带着部队,前往江南书院剿灭逆贼!”

史清尘恼羞成怒道。

这种奇葩操作,能够顺利完成,节省下来的军费,自然少不了他的一份。

不过暗箱操作是一回事,被人捅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尚书大人,先发一笔开拔费吧!

要是没有银子刺激,大家的积极性提不起来。”

刘参将笑着说道。

平叛,是不可能平叛的。

上面打了招呼,让他拖延时间。

为此担任守备的楚国公,都带兵躲了出去,为的就是事后甩锅。

按照大虞朝的规矩,谁是最高负责任人,谁就是第一责任人。

在守备不在的情况下,军务参赞责统筹军事和政务,妥妥的最高负责人。

没能及时出兵救援,朝廷若是追责,那也史清尘背锅。

“行,每人发一两银子,让他们赶紧动起来!”

史清尘愤愤不平的下令道。

事先没有预算,事后户部大概率不会认,这笔钱搞不好要从他的腰包里掏。

从自己兜里掏钱,他的心情自然好不起来。

“大人,开拔银早就不是这价了。

按照现在的规矩,士兵每人五两,军官…”

不等刘参将说完,史清尘当场变了脸。

在南京城内平叛,又不是劳师远征,哪有这么贵啊!

竹杠敲到了他头上,摆明没把他这位兵部尚书放在眼里。

“混账!”

“尔等眼里光想着钱,可曾有朝廷?”

史清尘的训斥,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见参将出头要钱,一众士兵胆子也大了起来,纷纷跟着起哄。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