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二章、苦肉计vs将计就计(2/3)

血战血偿完成啦,还顺势重创了文官集团。

高层损失惨重,想要恢复过来,绝非一朝一夕。

并非文官缺乏替补,恰恰是他们的替补成员太多。

涉及到利益,谁都不会让步。

在发起文武之争前,文官各大派系内部,先要上演一轮老大之争。

派系内部争完了,文官集团中话语权之争,又得再斗上一场。

一切捋顺之后,才会把矛头对准勋贵外戚,算过去的旧账。

在这一过程中,勋贵外戚也不会坐以待毙,少不了扩张势力。

只要能继续保障武力上的优势,就算文官们卷土重来,也休想再现以文御武的局面。

“陛下,或许是巧合。”

徐忠恩忐忑的回答道。

如果皇帝的推测正确,那么文官集团接下来还要倒霉。

痛打落水狗的时候,勋贵们是不会手软的。

在昌平之战中,朝中二品以上文官,都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下面的人,也有不少卷入其中。

复仇的时候,可不会把他们忘了。

慈宁宫。

“太后,刚刚收到消息。

今天的朝会上,勋贵外戚和文官打起来了。

据说当场死了十几名文官,连阁老都死了三人,伤者更是数以百计。

现在伤员正在宫中接受救治,看样子还要死上几个。”

听到太监的带来消息,原本脸色苍白的太后,瞬间露出了笑容。

对朝中局势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坏消息。

可对她这死了弟弟的妇人来说,却是最大的好消息。

“早就说过,哀家的弟弟不能白死。

那帮勋贵外戚们,难得硬气了一把,皇上怎么处理的?”

太后一脸关心的问道。

仇人死了,还是在朝会上被活活打死,这也算是千古奇闻。

虽然发生这种事,对皇帝影响不小,但她顾不上那么多了。

前面找皇帝商议的时候,就拒绝了复仇提议,她的心里憋了一肚子火。

“陛下,没有表明立场,只是暂时软禁了众人。

估摸着是想要尽量掩盖,以保住朝廷的体面。”

中年太监急忙解释道。

在宫中任职,最重要的就是消息灵通。

熟悉永宁帝都知道,皇帝这是想捂盖子。

“皇帝还是太年轻,把面子看的太重。

有些事情,该撕破脸,就必须撕破脸。

罢了,不提这些烦心事。

大臣们受伤,也是为了国事,哀家也不能表示一二。

谷月,把哀家的静心药,给他们端过去服用。

一把年纪的人,做事还这么冲动,容易惹出乱子来。

记住了,送给那些害死哀家弟弟的人即可,他们最需要静养。”

在后宫中混,能够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自然不会缺乏狠辣的一面。

原本她还在考虑怎么复仇,现在机会就送上门来。

直接下毒,手段太过粗暴。

但是端错了药,还是可以有的。

就算死后验尸,也检查不出来什么。

“太后,这不好吧!”

“百官跟前有侍卫守着,煎药的过程也有人全程监督。

想要更换汤药,并不容易。”

谷月忐忑的回答道。

这种要命的任务,一旦走漏半点马脚,负责执行的人都会喜提九族消消乐。

至于宫中的太后,火烧不过来。

不等调查深入,他们就会先一步被灭口。

“有人监督,正好洗清你身上的嫌疑。

宫中侍卫都是聪明人,他们会替你掩护的。

甚至你不干,他们也会出手。

血仇只能用鲜血了结,不会有人多事的!”

太后一脸冷漠的说道。

光她一己之力,这种事情肯定不能干。

可现在绑上了勋贵集团,宫中遍地都是自己人。

只要事情做的干净,就不会留下任何隐患。

静心药又不是毒药,表面上看没有任何问题。

送药的宦官,都可以当场表演试喝。

无非是好好睡一觉,几乎没有副作用。

选择这么干,主要是拖延伤员的治疗。

对一些重伤员来说,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伤口发炎很容易一命呜呼。

事实上,勋贵系的行动,比她还先一步。

除了拉偏架下黑手外,侍卫们抬伤员的时候,故意漏掉了担架,直接就开始上手。

个别文官遭遇专门照顾,在这一过程中,遭受了二次伤害。

御医救治伤员时,又恰好把他们落在了最后,唯恐他们不死。

如果事先没人暗示,光靠侍卫们自发行动,不可能一出手就直接锁定目标。

“奴婢遵旨!”

见太后打定主意,谷月急忙答应道。

干了这苦差事,还有一线生机。

拒绝的话,连慈宁宫都出不去,就先成了化肥。

养心殿。

“陛下,该拿出章程了。

现在这个点,已经过了下朝时间。

百官们迟迟不归家,容易引发京中动荡。”

徐忠恩上前提醒道。

软禁百官确实能封锁消息,不过这只能一时之用,拖延不了多少时间。

如果事先有预谋的话,迟迟见不到人回来,自然知道宫中出了事。

文官们有备用手段,都是没啥好怕的,顶多再让皇帝丢一次脸。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