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六章、善后(2/3)

北疆地区最近也不安稳,鬼方和鞑靼蠢蠢欲动,漠北的瓦剌也是一大威胁。

没准哪天就打起来了。

如果为夫不是主持安南战事,恐怕又少不了北上勤王。”

李牧平静的回答道。

不知道得罪了哪路神仙,大虞朝最近这些年是流年不利,各种烂事破事就没停过。

在王朝鼎盛时期,没有把外患消灭干净,进入衰退期全部都成了致命威胁。

从战略上分析,当年主张放弃安南、漠南、大宁都司、西域等地的官员,现在都是大虞的罪人。

或许当时也存在各种困难,但对比现在来说,还是要好上太多。

很多时候,咬牙坚持一下,事情也就过去了。

如果不是大虞的战略收缩,也不会有鬼方一族的发展壮大,更不会有鞑靼和瓦剌的崛起。

为了节省每年一百多万两的军费开销,搞得现在每年要多拿出近千万两白银,用于九边防务。

花钱也就罢了,最坑的是钱花了,也未必安稳。

北虏打进来了一次,就有可能打进来第二次。

上一次南下北虏最大的收获,不是劫掠了多少财富,而是打破了草原民族对大虞朝廷的畏惧。

即便是有济南大捷,那也只是略微挽尊,输了终归是输了。

倘若再来一次,四方藩国对大虞的敬畏,将荡然无存。

站在全局上考虑,出兵覆灭安南国,也是挽救大虞霸主地位的一种手段。

此战震慑了南亚地区各方势力,未来数十年内,一众藩国都会规规矩矩派人去京师朝贡。

短期内立竿见影的好处,就是对外贸易,将变得更加顺畅。

搁在以往的时候,大虞朝廷才不会在乎海外贸易。

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海外贸易每年能够带来巨额的关税收益。

不需要海商游说,利益相关的衙门,就会自发维护贸易线。

再想诞生垄断海洋贸易的巨寇,已经不可能了。

只要露出一点苗头,朝廷就会出兵围剿。

从目前的征收情况来看,进出口关税收益,有望在未来三年内赶上盐税。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关税很快就会提升到和盐税并重的地位。

沿海士绅反对也没用,在朝堂上他们占据不了主导地位。

为了大局考虑,皇帝和一众内陆行省出身的官员,都会支持征收关税。

大虞官僚集团的整体虽然烂了,但朝堂上从不缺乏有识之士。

有这些人的推动,接下来朝廷大概率会加强水师力量。

唯一的问题在于,户部的钱是否够分。

李牧计算过,东南八省税改之后,朝廷财政收入确实大涨,可花钱的地方同样多。

湖广的税收,要协饷蜀地平乱。

两广的税收,全部都搭在了安南战场上。

唯有闽浙和江南的税收,能够向中央政府提供支持。

扣除自身财政开销之后,明年大致能够提供四百万两的净收入。

随着经济的恢复,这个数字有望在三年后,能够增加到八百万两。

除了这些收入外,还有一个增量就是两淮盐税。

不同于其他税收,盐税有专门的盐道衙门征收。

前面因为战乱,盐政衙门根本收不起来税,临时划归到了地方总督衙门征收。

战争结束之后,盐政衙门一直想拿回征税权。

目前正在扯皮中,无论是谁代收,这笔款子都会入户部的账。

大致六百到八百万两,具体能够征收多少,主要看官员的执行力。

从明年开始,中央财政入账最少增加一千万两。

理论上能够填平朝廷的财政赤字,但以大虞官僚的作风,要不了多久又会出现入不敷出。

别的不说,北虏只要入寇一次,这笔钱就烧没了。

京中大仓,现在可是空空如也。

官仓存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朝廷的百年积累,不是被官员们掏空,就是被过去几年的战争消耗掉了。

“北边的战事,你就别再去掺和了。

连年征战,士卒们也疲惫了。

光这次征讨安南,就引发了不少反对的声音。

这次凭你的威望压了下来,下一次可就说不准啦!”

景雅晴皱着眉头劝说道。

哪怕不在朝堂上,对朝中之事,她也是了如指掌。

勋贵系和文官集团的斗争,现在一触即发。

京师,将是双方争斗的主战场。

勋贵系几位大佬中,就数李牧的资历最浅。

一旦双方开干,很容易成为对方的攻击目标。

如果想要回京任职,那么这场话语权争夺避无可避,只能被动应战。

可李牧现在已经做出决定,未来要留在地方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参与朝堂上的争斗,就变得毫无意义。

在这场话语权争夺中,勋贵系手中的筹码很多,上限和下限都非常高。

哪怕党争一败涂地,许多到手的资源,也不可能让出去。

训练出来的军队,朝廷不可能裁撤。

地方上那么多总兵、副将、参将,全部都是有功之臣,不可能被撤职。

相较于之前,话语权肯定大大增加。

几位勋贵系巨头,在朝堂上的发言权,不会低于六部尚书。

倘若党争中获胜,直接拿到和内阁对等的话语权,也不是没有可能。

到了那一步,文武将再一次达到平衡。

不过这是理想状态。

倒不是无法争取,主要是勋贵系后备力量跟不上。

纵使抢来了蛋糕,后面也守不住。

勋贵系现在说话硬气,那是四大巨头的配置,直接拉到了顶格。

两人是先帝任命的辅政大臣,一人是皇帝的亲舅舅,还有一位是最能打的武将。

这种高规格配置,大虞传承两百八十多年,也是第一次出现。

“夫人放心,这次为夫不会去凑热闹的。

为夫的部将,基本上都在安南战场上,哪有兵去勤王啊!”

李牧笑着回答道。

这些是现实问题,四大巨头中除了他年轻外,另外三人都是四五十岁的人。

指挥作战消耗非常大,武将寿命通常都不长。

一旦三巨头故去,后续补充上来的权力继承人,在朝堂上缺乏威望,根本硬气不起来。

到时候独木难支,除了掀桌子之外,李牧不认为有其他办法能抗衡文官集团。

既然结局注定,与其在棋局中挣扎,不如提前跳出棋盘。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