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六章、猪队友(2/3)

可以三年为限,等到局势稳定下来之后,再讨论这个问题。”

谷嘉熙跟着附和道。

皇帝的意思是明牌,肯定是不想到手的钱再溜走。

甭管税制改革,里面存在多少问题,在每年三千多万两白银面前都不值得一提。

以永宁帝的性格,纵使群臣反对,估摸着也会硬刚一波。

毕竟,税制改革是勋贵系捣鼓出来的,他们肯定是支持的。

东南八省三十多万募兵,是这一制度的最大支持者。

地方上的反弹,直接武力镇压便是。

有了这些助力,皇帝就有对抗百官底气。

知道皇帝手中有筹码,首辅又打了头阵,谷嘉熙当即决定跟上。

“谷阁老,此言不妥!”

“东南八省刚遭遇战火,怎么也该削减一些税款,岂能一直横征暴敛!”

邱瑞阳当即反对道。

事实上,他也不想做这个恶人。

税制改革损害了士绅利益,却有利于朝廷。

能够坐到内阁的位置上,考虑问题已经不局限于一隅之地,还要兼顾天下。

可作为东南八省出身的官员,在这种时候,他不能背叛自己的阶级。

复杂的内心,让他在反对的时候,立场并不坚决。

找出来的反对理由,也是随便糊弄,更像是在完成任务。

见到这一幕,原本左右摇摆拿不定主意的官员,瞬间做出了选择。

一场唇枪舌战之后,支持派逐渐占据了上风,正当大家以为大局已定的时候。

“诸位爱卿,既然都认为东南八省税制改革不错,那么可否向全国推广呢?”

永宁帝的话,把群臣气了一个半死。

再怎么想改革,也要分时间啊!

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改革果实,而不是急着向全国推广。

东南八省能够成功,那是有三十多万大军,在上面压着。

敢明确反对的士绅,都被物理消除了。

换成其他地方,纵使朝廷下达改革命令,政令也出不了衙门。

再好的政策,无人去落实执行,最后都是一地鸡毛。

除了损害皇帝和朝廷的威望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利益。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以关税为例,想要征收起来,先得有海外贸易才行。

我朝海贸集中在南方,故能够征收巨额的税款。

换成北方各省,怕是连征税成本都不够,组建衙门都是浪费。

地方治理,当因地制宜,不可一概而论!”

万俊辉急忙驳斥道。

皇帝的灵机一动,实在是太要命了。

他敢打赌,今天的事情传出去后,朝堂上必然引起轩然大波。

原本可以拉拢的北方各省官员,也会被推到对立面。

真若是想改革,悄悄的干就行了,何必要说出来呢!

别的不说,蜀地现在的情况,就适合推动改革。

只需给镇远侯一道密旨,人家就能把东南八省的改革成果,直接给复制过去。

造成既定事实后,朝廷只需默认改革成果即可。

类似的操作,还可以在山西搞一遍。

靠文官无法推进改革,但是靠军队可以。

往后哪个省发生叛乱,就在哪个省推动改革。

数十年之后,税制改革就可以推广到全国。

完成了这一伟业,大家都可以功成名就,流芳千古。

大好的局面,全被永宁地一句话给毁了。

内心深处,万俊辉气的想刀人。

没有丝毫犹豫,群臣再一次统一立场,当场把永宁帝怼了回去。

廉州港。

随着船鸣声响起,一众战俘的眼神,渐渐变得湿润起来。

这一去,有生之年能否再回到故土,都是一个未知数。

可是没有办法,在广西的生活,虽然比当初在家种地好上一丢丢,可政治地位却低的可怜。

作为流放的罪犯,走出去都会受人鄙视,连带着家眷都跟着受累。

除非是必要情况,他们都在自己的劳作区活动,绝不去军户区串门。

哪怕心里不说,家眷们对一墙之隔的军户区,还是充满了羡慕。

同样是劳作,人家耕种卫所军田,不光享有高额的收益分成。

卫所还提供的牲口和种子,灾年卫所甚至负责兜底。

家中有人入伍服役,还有一份钱粮补助。

只要不是生的太多,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粗粮菜团子管饱。

逢年过节,改善伙食的时候,还可以吃上一顿肉。

生活水平比他们原来村中的富户,都要好上几分,同一些小地主差不多。

他们这些罪囚就惨了,不光伙食标准更低,平常也就勉强七八分饱。

幸好卫所中大力推广高产蔬菜,他们也跟着受益,不然日子还会更惨。

想要吃肉,除非是立下功劳,不然就是奢望。

即便是如此,跟着过来的家眷,也很快接受了现实。

本来就生活在最底层,流放后生活水平,比之前还好一丢丢,还能奢望啥。

最关键的是压在身上的债务,现在不用还了。

如果不是参加叛军,见过了一些市面,估摸着他们也会安于现状。

可正是因为见过市面,他们反而不甘于现状。

隔壁的军户,就是他们羡慕的对象。

不光日常生活水平高,还有向上的希望。

参军入伍,一旦立了功,整个家庭的命运都会改变。

现在有了选择,哪怕是去异国他乡搏命,一样有无数人报名。

谋逆这种重罪,哪怕是皇帝大赦天下,也不会有他们的份儿。

进入安南搏命,这是他们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

“三弟,你怎么也来了?

不是说好的,你留在家中照顾家小,我出来搏命嘛!”

看着熟悉的面孔,面带菜色的中年男子当即质问道。

受宗族观念影响,大家都对香火传承看得非常重。

就算是搏命,也不会全部压上去。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