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五章、憋屈的巡抚(2/3)
舞阳侯没好气的问道。
为了尽快接管地方,前面三省联军之间,还闹出了不小的矛盾。
最后是舞阳侯拍板,勒令广西、福建两省的军队,向广东巡抚衙门移交了地方管辖权。
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安庆丰向朝廷上奏,要求吏部尽快派出官员。
相较于无人问津的广西,广东的情况就要好的多。
除了特别偏僻的地方外,朝廷很快就给补足了人员编制。
人员配备完成后,三方在一个月前,完成了管辖权的移交。
紧接着就是噩梦的开始。
以广东残余兵力为核心,临时组建起来的卫所军队,没有能够完成安庆丰的期望。
唯一能打的募兵,也因为军饷问题,同巡抚衙门闹的很僵。
想要他们出兵平叛,先得补上军饷。
穷得叮当响的安庆丰,自然没有能力解决军饷问题,直接后果就是募兵们消极怠工。
对巡抚衙门的一切军令,景逸风都是选择性执行。
“侯爷,是下官孟浪,低估了这些叛军余孽的力量。
这些叛军残余,多是叛军在山中险要之地。
仅广东一省之兵,短时间内很难把他们剿灭干净。
按照作战计划,下个月我们就要收复韶州府,光复整个广东省。
到时候叛军在永州的叛军,势必会做出反应,没准又会爆发一场大会战。
如果不把内部隐患清除掉,这些叛军余孽,很有可能影响到我们和叛军的决战。”
安庆丰硬着头皮解释道。
兜里没钱,说话都不硬气。
向省内的商贾化缘,结果正主一个都没有遇到。
名义上是主人外出躲避兵祸,目前尚未回来,实际上就是不想见他。
毕竟,大家在战乱中刚刚损失了一大笔钱财,还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补。
马上又向新任巡抚交保护费,谁也受不了。
就算要进行打点,那也是生意恢复了之后。
此刻的广东百废待兴,就算想要恢复贸易,也得要民间秩序先恢复才行。
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之下,围剿叛军余孽,成为了巡抚衙门的头等大事。
只有民间恢复了秩序,朝廷在地方上的统治,才能重新建立起来。
官僚系统建立起来后,他这个巡抚才能实至名归。
“行了,你心里的算盘,本侯非常清楚。
广东不是没有平叛之兵,主要是你这个巡抚,没有平定叛乱的钱粮。
在筹款问题上,三省之中就数你们的效率最低。
哪怕是最穷的广西,每月都能够征收两三万两厘金。
按照现在的进度持续下去,今年的筹款任务,你准备拿什么完成?”
舞阳侯冷漠的质问道。
在其位,某其政。
能够给的政策,他全部都给了。
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那就是负责执行官员的责任。
“侯爷,广东的情况特殊。
民间秩序都没有恢复,此时要进行筹款,下官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安庆丰强忍着不爽回答道。
强行摊派数额,实在是太坑了,分明就是在故意折腾人。
打心底里,他就不相信两广福建三省,能够完成各自的筹款任务。
三方都完不成任务,就算总督要问责,那也是大家一起承担。
舞阳侯再怎么强势,也不可能把三省的官员,全部都给换了。
把事情往后面拖一拖,没准任务就不用完成。
官场上,类似的事情多得去了。
上面下达的任务,没法直接拒绝,采用拖字决准没错。
只要端正了态度,任务能否完成,那是次要的。
“哼!”
“究竟是做不到,还是不想做啊!
广东的情况特殊,难道广西当初面临的情况,就比这边好了?”
舞阳侯当即嘲讽道。
有困难,他自然是知道的。
可如果没有困难,那还要这些官员干什么。
广东巡抚衙门目前面临的困境,看似是麻烦重重,实际难度并不大。
归根结底,无非是——执行。
类似的操作,广西那边已经发生过了一次。
先用军管制度稳定地方,等剿灭了叛军余孽之后,再逐步收回地方管理权即可。
至于怎么说服军方配合,需要付出多少代价,那是广东巡抚的事情。
反正既然广西那边能成功,就证明路子能够走得通。
作为三省总督,舞阳侯只需要结果,过程他根本不在乎。
即便是存在一定的隐患,那也是未来的事情,眼下最重要的是平叛。
大虞朝积累的内部隐患多得去了,也不在乎增加一项。
“侯爷,下官倒是想学习广西的,可下面的军队不听使唤啊!
每次下达命令,他们就来讨要钱粮。
不等安庆丰解释完,舞阳侯就挥断道。
“大家都是明白人,少在这里给我装糊涂。
所有的困难,全部都是借口,无非是你不想承担责任。
真要想解决问题,广东的家底可比广西厚实多了,要变出钱来不难!
本侯不想听你的废话,再给你三天时间。
如果还拿不出解决方案,你就自己回京请罪。
好了,本侯今天乏了,现在你可以滚了!”
舞阳侯的话,把安庆丰吓了一跳。
这是要动真格了。
当今圣上可不是什么好脾气,倒霉蛋朱总督哪怕死在了战场上,亲族还是惨遭抄家流放。
现在这种时候,背负着不作为的罪名回去,搞不好也会人头落地。
有隔壁邻居的案例,想要辩解都难。
浑浑噩噩的出了总督府,带着一肚子的委屈回到了巡抚衙门后,安庆丰立即召开了军事会议。
“今天召集你们过来,有一件大事和大家商议。
军田一直是困扰着卫所军队战斗力的顽疾,现在有机会解决了。
各地卫所只要能够尽快平息乱党余孽,在一个月内恢复地方上的秩序。
本抚就做主,从无主之地中,划拨一部分田地补足军田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