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步入皇城遇奇芭(1/2)
深秋的北唐皇城长安,琉璃瓦上凝着薄霜,朱红宫墙映着残阳,将巍峨殿宇染成血色。
李如风裹紧褪色的青布长衫,望着端门城楼上猎猎作响的玄色龙旗,喉结不自觉地滚动。
他不过是岭南小镇的一介书生,因一纸皇榜招募民间奇人,怀揣着对未知的忐忑与憧憬,跋涉千里来到这天子脚下。
跨过白玉阶,刚入朱雀大街,李如风便被一阵震天响的铜锣声惊得驻足。
只见三丈高的彩车上,八个赤膊壮汉举着镀金大锤,正有节奏地敲击着一面磨盘大的铜锣。
彩车中央,一个身着孔雀羽衣的男子,扭着水蛇腰,涂着丹蔻的手指捏着块惊堂木,尖着嗓子喊道:“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今日给各位看官表演‘铁齿铜牙嗑核桃’!”
说罢,随手抓起一把核桃,“咔咔”
几声,竟生生用牙齿将核桃咬得粉碎,果肉飞溅间,还不忘朝着围观人群抛媚眼。
李如风目瞪口呆,正欲绕道而行,忽听街角传来一阵悠扬笛声。
循声望去,只见一位白发老者盘坐在青石板上,面前摆着个破碗,腕间拴着条半人高的花斑大蟒。
那蟒蛇竟随着笛声翩翩起舞,时而昂首吐信,时而蜷成玉盘,惹得众人纷纷投掷铜钱。
老者睁眼瞥见李如风,浑浊的眼珠一转,突然改了曲调,笛声变得诡异阴森。
大蟒猛地扑向李如风,吓得他跌坐在地,裤腿瞬间被冷汗浸湿。
“老毒物,又在吓唬外乡人!”
清脆的娇喝声传来。
李如风抬头,见一红衣女子脚踏长鞭凌空飞来,手中银针如流星般射向大蟒。
大蟒吃痛,松开李如风,缩回老者身边。
女子落地,腰间铃铛叮当作响,柳眉倒竖:“王老头,再敢用你的畜生吓人,信不信我把你这宝贝蟒皮剥了做靴子!”
李如风狼狈起身,正要道谢,女子却已踩着长鞭远去,只留下一缕若有若无的玉兰香。
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继续前行,却见前方人群围成一团,不时传来阵阵惊呼。
挤进去一看,竟是两个彪形大汉正在 “比武”
—— 比的却是谁能在水中憋气更久。
两人泡在装满水的大缸里,脸色涨得发紫,围观者们则纷纷下注,吆喝声此起彼伏。
行至宣政殿前,李如风被侍卫拦住去路。
正焦急间,忽听殿内传来一阵狂笑:“陛下,臣这‘千里传音筒’,定能让边关捷报瞬息传至皇城!”
他好奇地踮脚张望,只见一个头戴高帽、身着奇装异服的中年男子,正举着两个竹筒连在一起的物件,对着皇帝手舞足蹈。
皇帝龙颜大悦,当即赏赐黄金百两。
夜幕降临,李如风寻了家破旧客栈落脚。
刚躺下,便听得隔壁传来阵阵怪响。
透过门缝看去,只见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正对着铜镜喃喃自语:“今日见那红衣女子,真乃天人之姿......”
说着,竟掏出胭脂水粉,对着镜子细细描画起来,不一会儿,竟化出个比女子还艳丽的妆容。
这北唐皇城,果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奇人异事层出不穷。
李如风躺在床上,望着斑驳的屋顶,心中暗自思忖:明日,又会遇到怎样的 “奇葩”
?
而自己,又能否在这风云变幻的皇城,寻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次日清晨,李如风被一阵急促的铜锣声惊醒。
推开窗,只见一队身着五彩戏服的人抬着巨大的木匣招摇过市,木匣上贴满符咒,画着面目狰狞的鬼怪。
为首之人头戴青面獠牙的面具,手持桃木剑,边走边喊:“镇妖除魔,保皇城太平!”
人群中议论纷纷,李如风拉住身旁的老者询问,才知昨夜皇城东南角的废弃宫殿里传出阵阵鬼哭狼嚎,闹得人心惶惶。
好奇心作祟,李如风悄悄跟在队伍后面。
行至宫殿前,那面具人突然大喝一声:“开!”
众人合力推开锈迹斑斑的宫门,一股阴冷的气息扑面而来。
宫殿内蛛网密布,灰尘在光束中翻飞。
面具人手持罗盘,绕着大殿转了一圈,突然停在一根盘龙柱前:“妖孽,还不现身!”
话音未落,柱子后传来一阵娇笑,红衣女子踩着长鞭凌空出现,正是昨日救他的人。
她甩了甩头发,眼神中满是戏谑:“张半仙,又在装神弄鬼?
这破宫殿我昨日刚来过,哪有什么妖怪?”
被称作张半仙的面具人脸色一沉:“红绡姑娘,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
这宫殿近日异象频出,前日还有侍卫在此丢了性命!”
说着,他掀开木匣,里面竟躺着一具面色青紫的尸体,正是失踪的侍卫。
红绡凑近查看,突然皱起眉头:“他不是被妖怪害死的。”
她掰开尸体的嘴,指着口腔内的黑斑,“这分明是中了西域奇毒‘噬魂散’。
张半仙,你怕是想借捉妖之名,行敛财之实吧?”
张半仙恼羞成怒,挥剑刺向红绡。
红绡脚尖轻点,长鞭如灵蛇般缠住剑身,轻轻一扯,张半仙踉跄倒地。
围观人群哄笑起来,张半仙灰溜溜地带着人逃走了。
红绡转身看见躲在角落的李如风,挑眉道:“书生,跟着我做什么?
想学本事?”
不等他回答,便一把将他拉上长鞭,“走,姐姐带你去个有趣的地方。”
长鞭腾空而起,李如风吓得紧紧抓住红绡的衣角。
片刻后,他们落在一处热闹非凡的集市。
这里与寻常市集不同,卖的尽是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能自动研磨的石砚、遇水就能开花的纸鸢、还有会学人说话的鹦鹉。
红绡在一个摊位前停下,摊主是个独眼老头,面前摆着个漆黑的木盒。
“老独眼,又搞到什么宝贝?”
红绡问道。
老头嘿嘿一笑:“红绡姑娘来得正好。
这是我从西域商人手里换来的‘万象镜’,能照出人心底的秘密。”
说着,他打开木盒,里面躺着一面巴掌大的铜镜,镜面闪烁着诡异的幽光。
李如风好奇地凑过去,刚一照镜子,镜中竟出现他儿时的画面:父亲临终前将一枚玉佩塞给他,叮嘱他若有困难,便带着玉佩去皇城找 “故人”
。
画面一闪而过,李如风惊出一身冷汗,那玉佩他一直贴身收藏,从未向任何人提起。
红绡也察觉到异样,一把夺过铜镜:“老独眼,这镜子从哪来的?”
老头神色慌张:“姑娘别问那么多,这镜子你要是喜欢,便宜卖给你。”
红绡冷哼一声,拉着李如风离开:“这镜子有问题,背后怕是牵扯着不小的阴谋。
书生,你老实交代,刚才镜子里照出了什么?”
李如风犹豫片刻,将玉佩的事说了出来。
红绡沉思片刻:“玉佩上可有刻字?”
李如风掏出玉佩,只见上面刻着 “玄音阁”
三个字。
“玄音阁?”
红绡脸色微变,“那可是二十年前被灭门的神秘组织,据说他们掌握着能颠覆朝廷的秘密。
你父亲怎么会......”
话未说完,一阵箭雨突然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