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零八章:江山多娇(1/2)

“常国安的大营设在郧西县以北约八十里外的大梁山上,这里原先是舆图上一处约有千人左右的山民聚集点。”

胡知礼端坐在座椅之上,向着陈望禀报着这段时间以来的情况。

“常国安麾下的精骑约有两千,马军有四千,这些基本都是他的嫡系人马,其余的都是新募步卒约在六千人左右。”

“这些新募的步卒,大部分都是从河南逃荒而来的灾民,还有一部分则是山中的山民。”

塘报之上说常国麾下有两万多的兵马,实际上是受到了误导。

明军的塘报写是两万,实际上不过只有一万二千人,常国安号称则是有三万大军。

“一万两千人……这常国安倒也算是一个人才,不愧是老三十六营的营首。”

陈望眼眉微挑,当时在白土关,农民军一共有三部,分别由小秦王白贵、托天王常国安,整世王王国宁三人统领。

陈望擒斩了小秦王白贵,放走了托天王常国安,整世王王国宁两人。

他当初驱赶常国安北上的时候,跟着常国安一起逃走的都是骑兵马军,原先常国安麾下的大部分的步卒都被他俘虏了,少部分的则是慌不择路逃到了其他的地方。

逃向南方的王国宁,陈望没有派多少的兵马去追赶,王国宁逃走的时候,当时白土关溃败的大部分的农民军步卒都跟着王国宁逃到了南部山区。

当时跟着常国安逃走的都是精骑和马军,约有四千多人。

这个数量也都是在陈望的控制之下。

毕竟人数要是多了,常国安可能会不愿意配合,心怀他意。

而人数若是少了,常国安就没有办法掀起太大的动乱,达成陈望的目的。

四千人,正好是一个不错的数字。

陈望的计划便是要留着常国安在郧西北部搅动风云,趁机胁迫郧阳抚治王鳌永取得郧襄山区的详细舆图,而现如今陈望已经是将舆图拿到了手中,达成了第一步目的。

“六千的新募步卒没有多少威胁,但是马军和精骑的总数多出一两千的规模,看来这个常国安心中到底还是有其他的想法啊。”

陈望的眼眸之中闪过一丝凶光。

现在常国安麾下的精骑马军有六千人,多出了差不多一两千骑。

而陈望现在麾下的骑兵不多,只有一个千总部,千骑的规模。

张二、黄龙两人各有一司的骑兵,两者加起来也有千骑。

郧阳的土兵基本都是步卒,只有少许的侦骑和将校有马匹骑乘。

川兵移营之后,他麾下能用的骑兵只有这两千之数。

常国麾下的精骑马军只有四千,两千的骑兵足够钳制常国安。

但是现在常国安麾下的精骑马军有六千人,多出了差不多一两千人的规模,他麾下这两千的骑兵却已经是有些不够用了。

“张二、黄龙两营的伤亡不要报太多,报个一两百人就够了,报多了太假,遮掩不住,不过丢失的武备可以报多点。”

陈望手持着木棍,拨弄着身前的火盆,嘱咐道。

“武备火器要少一点,工部的火器一年比一年差,刀枪随便多少都行,这个我们不缺,但是都必须要提。”

有些东西虽然有,但是也必须要提起,不然上面细究起来,很多事情都不好说明。

“主要是要甲,要布面甲,要锁子甲,不要棉甲。”

火盆之中的炭火更红了几分,陈望也随之放下了拨弄炭火的木棍,而后轻轻的拍了拍手,掸去了手上的灰尘。

“工部的棉甲薄的和纸一样,连三眼铳都防不住,就是个纯样子货。”

不久前工部送来的一千多领棉甲,勉强能用的只有三百多领。

其余的棉甲薄的根本提供不了什么防护,甚至是连御寒都做不到,根本就是聊胜于无。

倒是锁子甲防护做的还算不错,毕竟锁子甲是明甲,优劣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不像是棉甲和布面甲这样的暗甲。

布面甲倒是还可以用,缺少甲片大不了再加便是,有现成的布面甲主体在,可以剩下不少的工时和成本。

陈望双手放在膝上,撑起了身躯,转头看向胡知礼询问道。

“我没猜错的话,常国安这几天应该都没有再派人来,商议之前谈论的招抚。”

“常国安确实是没有再派人过来谈论此事。”

胡知礼神色阴郁,点头回答道。

“郧西县内的缴获,我们一共得到了金八百两,白银四万余两,粮食六万石,绢布三千余匹,详情都已经记录在册,金银的情况不知,粮食比起实际的要少了起码三万石。”

郧阳府商业发达,郧西县也是商路的要地,因此内中有不少的商行存在。

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么多的金银粮食,正是因为城中有两处粮行。

早在白土关的时候,陈望就已经安插了人进入郧西、上津、郧县等地,探查当地的情况。

这些人都是当初陈望刚入汉中府时设立督察处,让胡知礼招募的人,专门作为耳目。

这一次督察处改建为军法处,处下设监察所后,这些所有的人都被转入了监察所中。

胡知礼现在领着军法处,监察所受着他的直领,对于郧西城内的情况自然是了解。

陈望伸手烤着炭火,借助着炭火温暖的火光,他的手掌也慢慢的变得暖和了起来。

“金银他们肯定会克扣下来,这么大的郧西县,这么多家的商户,只有八百两黄金和天方夜谭有什么区别?”

对于克扣金银的事情陈望毫不意外,之前常国安攻破郧西、上津周围的乡镇,一两的黄金都没有送过来。

盛世的古董,乱世的黄金,黄金如今价格极为高昂,常国安将缴获的黄金私藏起来再正常不过,陈望对此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这粮食少了三万石,那就不是什么小事了。

“克扣金银只不过是贪财,但是囤积粮食,那就是怀揣二心,别有所图。”

对于常国安的如今的心理,陈望自然是心知肚明。

“计划总是敢不上变化……”

陈望叹息了一声,很多时候,指定下来的计划总是会因为很多不可控的因素而不能顺利推行。

他原本的计划是要扶植常国安,让其作为棋子,然后一步一步的清除郧阳府内的士绅和地主。

在获取金银粮草的同时,削弱当地士绅豪强对于郧阳府的控制,以便于之后更好的接受的郧阳府,甚至是提前完成对于郧阳府的实际控制。

但是眼下常国安心怀二意,却是并不甘当与一枚棋子。

“看来白土关一战,这些流寇还是不知道他们和我们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陈望目视着身前红彤彤的炭火盆,脸上的神色并没有因为胡知礼禀报的消息而有多少的波动,只是发出了一声感叹。

“不过这也正好,只是收复了郧西县,斩首数百,这份交代确实也并不足以应付朝廷。”

陈望的神色平静,毫无波澜,说话的声音十分的低微。

但是正是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却是决定了很多人的生死。

……

崇祯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年关将至,天地已是茫茫一片雪白。

勋阳府北,大梁山上此时却是一片赤红。

震天的喊杀声,惊起了山林之中的鸟兽,整个四野荒郊皆是从睡梦之中被惊醒的鸟兽。

一只乌鸦从山崖的林木之间被惊起,在震天的喊杀声,那只乌鸦扑扇着翅膀,飞掠而起飞。

夜幕笼罩之下,四野皆是一片黑暗,未有大梁山上一片通明。

夜空之下,无数的火光在漆黑的鸦目之中跃动。

大梁山上赤红一片,火光冲天,都彷佛被天火焚烧一般。

一支又一支的火把被高高的举起,一片又一片火海围绕着大梁山的山麓不断的涌动。

“嘭!”“嘭!”“嘭!”

巨大的轰鸣声宛如雷霆一般震响,震响的雷霆声在山间谷地之间徘徊回荡。

道道橘红色的火光在黑暗之中骤然亮起,而后又迅速的落下,之后不久恍若爆豆一般的爆响声便随之在山谷之间回荡。

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一浪浪的向着大梁山上席卷而去。

漫山遍野皆是攒动的人头,举目望去皆是跃动的火光。

滔天的火海协同着那令人胆寒的喊杀声下,快速的向着大梁山上蔓延而去,恍若燎原之火,势如强音浪潮!

大梁山东,一座石山的山腰之上。

原本应是光秃秃的山地之间,却是站满了汉中军甲兵。

无数的火把将半座石山照的几乎恍若白昼。

明盔明甲,犹如三冬之雪。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