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1/2)
随着乾清宫内的对话落定,封赏的内容彻底议定。
三月二十二日,在盛大的朝会之中,所有参战的有功之臣,活着的人得到了封赏,死去的人则是得到了追赠。
这一次的封赏,不可谓不重。
孙传庭被晋为兵部左侍郎,仍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加太子少保,为保定总督,总督保定、山东、河南三省军务。
赐蟒袍,授光禄大夫,诰封其妻张氏为二品夫人,其母吴氏为二品太夫人,追赠其父孙元震为资善大夫,荫一子世锦衣千户。
封妻荫子,是所有官员毕生的梦想。
而蟒袍一般只授予司礼监宦官,内阁辅政大臣,亲王外藩首领等位极人臣者。
哪怕是六部的尚书,都不一定有一件蟒袍。
嘉靖十六年时,群臣朝于驻跸所,嘉靖帝看到兵部尚书张瓒似乎是穿着蟒袍,大发雷霆,直接毫不留情的问责道:“尚书二品,何自服蟒?”
意思是尚书不过二品,怎么敢穿蟒袍。
如今赐下蟒袍,正是表明了看重之意。
洪承畴改任三边总督,因为护卫京畿没有什么战功,因此也没有得到太多嘉奖。
只是念着其勤王到来有功,给了一些布匹银钱等奖励。
而死在贾庄之战,拼死搏杀护住卢象升的大同总兵杜文焕被追赠为太子少保,荣禄大夫,同时也得到了不少的抚恤。
曹文诏仍领援剿总兵官,官职未变,但是品级却是再进了一步,署右都督,授荣禄大夫,也得诰封追赠,荫一子世锦衣百户。
祖大寿、左光先、贺人龙、杨国柱、虎大威等一众军将也都得封赏,按照战功的高低,或进官位,或授散阶,或荫子世锦衣卫官职。
不过却没有几人得到诰封,能够得到所有封赏的只有除去孙传庭和曹文诏之外,只剩下了陈望。
陈望被晋为汉中镇镇守总兵官,加都督佥事,赐斗牛服,授金吾将军。
诰封其母陈氏为二品太夫人,同时追赠其父陈平为骠骑将军,允其荫一子世锦衣卫百户。
斗牛服是赐服之中的第三等。
斗牛不是普通的牛,而是传说中的虬龙。
斗牛如龙而觩角,蟒形鱼尾,双角弯曲如牛角状。
能够被授予斗牛服的基本都是三品以上的官员,要么是作战有功的将领,要么便是蒙恩特赏之人,都很珍重。
除去营将一级的封赏之外,普通的军官军兵也都各有封赏,只要是记载着有斩获有战功的统统都有赏赐,这一次的封赏可以说是真正的大封了。
对于赏赐,什么诰封、追赠和并荫子入锦衣卫,加什么金吾将军这些,陈望全都不在意。
让陈望感觉封赏厚重的,反而是崇祯觉得封赏太小的汉中镇的总兵,还有那一件斗牛服。
赐下的那件斗牛服,据送来的内官所说,全称为大红直径纱地盘金彩绣柿蒂过肩斗牛服。
陈望一眼看去心中便是十分喜欢。
斗牛服有两种,一种是类似于文武官官府的斗牛服,只有一个补子,另外一种便是这种过肩的斗牛服。
过肩的斗牛服,整个上身和两臂都绣着斗牛纹,显得华贵威严,正好可以作为盔甲下的内衬。
而晋升为汉中镇的总兵,却能够让他拥有更多的权柄。
虽然没有了汉中卫指挥使同知的身份,没有了截止汉中卫的权力,但是这些年来,陈望在汉中府内自然也早有了安排。
沔县和兴安两个守御千户所,沔县守御千户关启林和兴安守御千户杜武刚两人都在陈望的控制之中。
关启林被他架空了近半,而杜武刚能够成为兴安的守御千户,也是陈望动了关系。
算起来陈望是杜武刚的恩主,在兴安的时候,杜武刚直接执下属礼拜见,心中早已有数。
汉中卫如今也是一样,两个新建的千户所还有军器局中上下基本都是陈望自己的人。
当初上任的时候,汉中卫的指挥使谭应凤本身就胆小如鼠,没什么本事,而且私底下的倾吞田产,贪污受贿,一大堆不干净的事情。
陈望找寻藉口好好的将其整治一番后就不敢多言了,而且实际上谭应凤也已经是被陈望给架空了。
现在汉中卫实际的掌权者王元康。
王元康有心计,也有能力,只是因为出身的问题,一直被压制着。
有了陈望的支持之后,王元康没有花多少的手脚,便将汉中卫的上下都收拾了一遍,很多关键的地方都换上自己的嫡系。
如今汉中卫实际上也已经是在陈望的手中。
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意外,谭应凤等一众汉中卫的主官,现在都处在监控之下。
得益于汉中府本身便封闭的地形,两年的时间,汉中府已经是被陈望经营的宛如铁桶一般。
洪承畴北调成为了蓟辽的总督,接替洪承畴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是郑崇俭。
郑崇俭不是洪承畴,他原是陕西右参政,累迁右佥都御史,后为宁夏巡抚,无论是背景还是威望、手段,都比不过洪承畴,在朝中没有多少的势力。
陈望并不担心郑崇俭做一些什么事情,毕竟他现在背靠着杨嗣昌这座大山。
而杨嗣昌南下平叛,也需要依仗他来清剿流寇,到时候他手中的权柄并不会少。
汉中镇如今也不再是只有两营军兵的小镇,因为南方动乱的问题,在杨嗣昌的运作之下也得到了扩充。
汉中镇原先兵额在周遇懋时期只有两千余人,后续陈望任参将和副总兵,扩充了几次,但是最终也只到五千三百人。
当然,陈望麾下的兵力实际上早已经是超过了这个数量。
只不过是一直都有遮掩,大部分都被藏到了卫军的兵额之中,或是用辅兵作为借口,没有人让人跳出毛病。
这一次,在杨嗣昌的干预之下,汉中镇的规格直接被提了一个度。
定兵额为一万三千四百人,设总兵官一员。
镇城设下属武官中军游击两名。
另有分守参将两员,游击两员,分驻各地。
镇城的下属武官,直属于总兵管理的武官,和总兵出于一个军队之中。
简单来说,空有官位,实权不大。
这些武官不是独领一营的营将,而是受总兵的直领,他们领的兵也不多。
虽然是游击或是守备,但是行使的职责却是千总或则副官的职责。
这类官职的设立,一般是让直属于总兵麾下的将校有升职的空间。
也就是说,汉中镇下一共有五营兵马,一营是陈望这个总兵带领的正兵营,有兵额五千,两个中军游击也在正兵营中。
另外四营,两营是两个分守参将带领的援兵营,两营则是两个游击带领游兵营。
每个援兵营的定额两千七百人,每个游兵营定额一千五百人。
汉中镇镇守总兵官自然由陈望担任,两名分守参将则是由周遇懋和陈功担任。
周遇懋原先就是汉中游击,累积战功和积累的资历本来已经足够升职,只是因为北地战事的原因,所以才一直没有调动。
这一次汉中镇升格,干脆就直接将周遇懋升为了汉中镇的分守参将。
而陈功这一路勤王有功,四战之中,共斩牛录章京一人,夺旗两支,斩建奴护军重甲兵五人,普通甲兵九人。
原先陈功都累功升到了千总,黑水峪的时候军功早已经够升游击,只因为汉中镇内没有定额,才一直压着没升。
这一次陈功的斩获足够,军功也算赫赫,也并没有少了疏通了银钱,一个参将的职位自然是手到擒来。
这一次大封,陈功被晋为汉中镇分守参将,署都指挥使佥事。
随同勤王的胡知礼被晋为中军游击,署指挥同知。
留守汉中的胡知义虽然未得勤王军功,但是算之前于关内剿匪的战功,也同样晋为中军游击,署指挥佥事。
两名汉中镇的游击,和陈望没有太多的关系,但是陈望对于这两人却有些熟悉。
新任的两名汉中镇游击,正是当初在黑水峪之战出卖了高迎祥,选择投降的千公鸡张二、一斗谷黄龙两人。
这一次青山关大捷,确实是让崇祯心中极为振奋。
除去朝会的公开封赏之外,陈望回到军营后不久,又收到了崇祯从内帑之中拨下的赏赐,银三百两,锦二锻,纻丝、纱罗各四匹,绢十三匹。
还赏赐了御马两匹,盔甲一领,宝剑一柄。
前来传赏的太监头戴着三山帽,穿着一件正红色的曳撒,面白无须,生的颇为清秀,脸上带着笑容看起来颇为谦和。
“陈将军仪表堂堂,顾盼生锐,果然人杰。”
那看起来温和的太监收起了已经宣读完诏书,然后将其交给了陈望,继而笑道。
“陈将军此番于青山关大战扬名,可以说是名扬四海了,皇上可是将陈将军比做了戚少保。”
陈望接过了诏书,装出一副激动的神色回道。
“得蒙皇上如此信重,唯有奋勇作战,杀奴斩寇,以报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