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51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2)

求收藏,求订阅支持,小船多谢。

~~~

看洪承畴此时的模样,徐长青心中一时也有些说不出的感慨。

不过,徐长青对洪承畴并没有半分同情之心!

还是那句老话:“屁股决定脑袋!”

所处位置的不同,注定也决定着立场的不同!

难道,你要对一个老牌政客抱有同情?

别开玩笑了!

这他么纯是东郭先生与狼,自己嫌自己命长。

就像是之前徐长青并没有对李幼薇表露的那些深刻东西一样,很多事情,很多东西,在你没有足够的余力去掌控之前,只能静待事情发展到某个合适的节点,才会有出手的机会!

“督臣,现在清军刚确立新主,锐气正盛,与其硬刚,着实不智。在正面,卑职一时也没有什么好想法。不过,如果换个思路,卑职倒是有着一些理解。”

半晌,待洪承畴的耐性快要消磨殆尽的时候,徐长青这才开口道。

“哦?”

洪承畴精神一振,忙看向徐长青的眼睛:“小徐,说说。”

徐长青点点头,取过旁边的地图,展开摆在地上,道:“督臣,现在清军已经拿下了前屯,恐怕,前屯周围的一些屯堡,也难以幸免。整个辽地,我大明几乎只剩下宁远和锦州这两座孤城了。

然虽是两座孤城,却都是硬骨头!

宁远自不必说,莫说清军围困一年半载了,就算是更多时间,我大明也并不惧。

锦州这面,祖军门的粮饷应该是还有不少存留的,纵然清军此时封锁了锦州与宁远的联系,但是祖军门是老牌战将,绝非凡人!

只要宁远我军主力未损,清军想拿下祖军门,拿下锦州,就绝非是一时一地之功!

而且,就算咱们不知道现在新的清主是谁,但不论是谁,这种状态他们肯定不会来啃硬骨头。”

听着徐长青几乎事无巨细的分析,洪承畴不由连连点头,以眼神示意徐长青继续。

徐长青继续道:“督臣,这种状态,不论是我大明还是清军,其实都不想再打硬仗,也没有了打硬仗的余地。这场仗,其实已经到尾声了。

但是现在的问题有几点!

第一,清主是谁?他到底有多少掌控力?或者说吞下前屯,够不够他的胃口?

第二,我军到底该如何抉择?是非要死磕城池,还是要更多扎实的战功首级?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清军此时就算没吃饱,但应该也差不多了。但是,如果能有机会,他们肯定不会放弃狠狠咬宁远一口,我们到底要如何应对?”

说完,徐长青不再多说,只是恭敬看向洪承畴的眼睛。

纵然徐长青把很多话说的略有隐晦,可,以洪承畴的精明,又焉能不明白徐长青的深意?

这是在看他表态啊!

如果他表态符合徐长青的利益,那,徐长青肯定是会出死力的。

反之……

洪承畴忽然发现,不知不觉间,这个他无意间提拔起来的年轻人,已经成长为他必须要正视,乃至是仰仗的高山了啊……

事到此时,洪承畴几乎已经没有了选择,依照他的精明,怎么做出选择也就不难了。

思虑一会儿,洪承畴道:“小徐,我们现在能选的,自然是吃首级,然后,等待清军主力退却,收复失地了。”

听洪承畴正式表了态,徐长青整个人也是轻松了不少,笑道:“督臣英明!”

洪承畴也放松了不少,笑骂道:“臭小子,跟吾还一直耍花腔,现在形势对我们很不利,赶紧说办法!”

到了此时,徐长青也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再保留,直接说出了他的想法:“督臣,现在直面清军锋锐着实不智,而且,清军应该会围困宁远城一段时间,让他们在前屯这边的收获,安全退走。

依照卑职愚见,我军现在需要做的,一个是稳固宁远防守,再者,便是派出大量精锐夜不收,探查清军在这边的动向!”

徐长青大手指向了前屯方向,又看向洪承畴的眼睛:“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我军可派出几部精锐,深入清军后方!

若有机会,可斩杀清军游骑!

若有机会,可收拢他们俘获的我大明百姓与财物!

若有机会,可突入清军腹心粮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他们在这边待不下去!

甚至,这些精锐可延伸到辽河与三岔河,反正现在还不到九月,距离封冻期还早,我大明有船队的优势,拥有无数的机会!

总之,利用一切代价,稳固正面战场,然后,在清军后方,让他们一刻也不能舒坦!

让这位清国新主,再不敢摆出这种大阵仗,只能先滚回盛京,安稳他们内部!

这一来,宁远之危可解,锦州之危可解!”

徐长青说到后面,几如机关枪一般,锋锐的几乎要一口气说完,直勾勾的看向洪承畴的眼睛!

洪承畴此时满眼皆是震撼!

喉咙有些止不住的不断吞咽着口水!

他知道徐长青锋锐,而且脑子极为好使,远非常人可比,肯定会有办法,却是哪能想到,徐长青的胃口居然这么大!

依照洪承畴的阅历,就算此时徐长青只是提出了一个大框架,并没有完善其中细节,但,洪承畴也能知道,一旦这个计划实施,该难受的,可就绝不是被困在宁远桎梏中的明军了,而是……清军!

只要能维持这种状态,根本不用久了,可能最多一两个月,清军必然要崩盘!

到那时,别说鞑子首级了,就算……就算清军内部再出现什么可怕变动,那也是尚未可知啊。

一想到那种结果,洪承畴周身的热血都要燃烧起来。

如果,如果早在救援锦州之前,便是多与徐长青好好聊聊,那该多好啊……

可惜啊,覆水难收,这世上永远没有如果……

好在他洪承畴真是烧了十八辈子高香,提拔徐长青与草莽,这个知遇之恩,让的他现在依然有回旋余地!

思虑半晌,洪承畴重重点头:“小徐,这件事,吾准了!可以马上实施!我大明,绝不能这么被动!”

……

徐长青与洪承畴足足聊了快一个时辰,完善了诸多细节,又交换了诸多利益,这才是下了高台。

而这时,吴三桂也成功把王廷臣救回来了。

可惜,王廷臣此时基本是废了,只有一千二三百匹战马,不到六百亲随。

但这事情,就不是徐长青操心的了。

徐长青下了高台,李幼薇便是忍不住了,急急就想要询问徐长青跟洪承畴到底聊了什么。

这里肯定不是说话的地方,徐长青一个眼色,李幼薇只能压抑下了心中好奇,快步跟上了徐长青的脚步。

回到驻地,李幼薇也没了大小姐脾气,赶紧回去换衣服,洗的白白净净来见徐长青。

她这时已经明白,这个臭男人比她想的还要恶劣许多,不给他足够的好处,他是绝不会出力的。

看着清丽动人的李幼薇,又与洪承畴达成了妥协,将事情引入了正确的轨道,徐长青的心情也是极好。

没有太多隐瞒,慢斯条理的把事情对李幼薇叙述起来。

说实话,徐长青这个策略,在理论上是相当强大的!

毕竟,太祖在《星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已经将游击战的精髓说的很通透了。

而《毛选》前四卷,那简直是手把手的教你怎么打游击。

只要真的不是智商负数的人,怎么看都会了,更何况是徐长青这个曾经的连级指挥员呢!

只不过,理论虽是正确,但是,在实施上,明军的军事素养俨然是远远不够的。

这并不同于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在某些方面,跟现在的局势虽说有些类似,但是,前者那已经是热武器时代,相对而言,对兵源的门槛要小许多。

可此时,基本还是冷兵器为主旋律。

“女真不满万,满万无人敌!”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尤其是辽西尽是平原,在这种状态搞游击战,如果不是实力雄浑、或者极有天赋之人,那纯粹就是找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