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147章 陌生且神奇的世界(1/2)

好奇心!

每一个人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面对那些令人震惊的事物时。

几乎是在坐上飞机的瞬间,他就忍不住问道:

“这飞机是SEA制造的吗?”

在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的神情中充满了期待。期待着听到那个答案。

“是的,父亲,南洋制造。”

张鸿意一边回答,一边解释道:

“C717,全世界第一款成功投入商业运营的飞机,二十三年前,第一次投入被欧美各国称为“白天鹅”。”

接着,他又特意强调道:

“不过,现在它已经落伍了,C727比它更省油,而且航程更远。”

听着儿子的介绍,他点了点头,有些感慨的说道:

“真没想到,二十多年前,他们居然可以造这么大的飞机。”

感慨之余,他坐在坐位上,似乎是在用身体感受着这架飞机的座椅。说道:

“我还是第一次坐咱们自己人造的飞机,上一次坐飞机,还有几十年前,坐美国人的C47…”

看着父亲小心翼翼的摸着扶手,感受着座位的模样,张鸿意说道:

“父亲,现在我们不仅能造飞机,而且还能把人送上太空,送上月球。”

点了点头,男人说道:

“到港岛的时候,饭店的徐老板请我们看过电影,真没有想到,我们唐人会这么厉害,居然和美国、和俄国一样,把人送上了月球,还建了月球基地。

对了,那个王宝贤,对,没错,就是他,人类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他可是我们唐人之光啊!

他可真的非常了不起啊。”

直到现在,他都记得第一次在电视中看到那些录像的时候,他和朋友们惊愕的模样,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内心中的震惊。

他们所震惊的不是外面这个世界二十六年来的变化如此之快,他们震惊的是SEA,一个陌生的,过去甚至都没什么印象的国家,在短短的二十六年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当看着王宝贤在太空中唱着“恭喜你”的时候,这些经历过那个苦难岁月的人们,无不是痛哭流涕,只有他们才知道,那一声“恭喜”背后,到底隐藏着多少苦难。

虽然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远去了。

但是此时,当他们看着电视里的画面时,激动是在所难免的。

而更让他们激动的是——王宝贤,他是唐人,出生在唐山的唐人。

就和他们一样。

那一天,他们就那样看着电视,看着录像带,看着里面播放的画面,他们是激动的,也是感慨的。

甚至在得知电视机和录像带也都是SEA制造,而录像带、录像机还是SEA的发明时,他们无不是被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随后,他们又从录像带中看到了SEA,看到了被称为“未来之城”的长安,看到了“太平洋的明珠”东宁。

他们甚至还看到了去年德国世界杯,SEA球队击败一个又一次强队的画面。

在那几天之中,他们看到了太多过去闻所未闻的东西。

而这些也让他对SEA有了初步的认知。

其实他非常清楚那边为什么会给他们放这么多纪录片。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刚从另一边过来的人了解这个世界的变化。

虽然那边没有什么能够拿出手的。可是sEA——也是西方的一员。

终于,当飞机起飞的时候,他在轻轻的抓着扶手的时候,他想到自己的那些老兄弟,问道:

“对了,他们,他们怎么样…”

因为那边把始终拒绝他们过去的原因,现在那些朋友无不是心冷至极,他是可以和自己的家人团聚了,可是其它人呢?

“放心吧,他们没事的,暹罗和大马都有老兵协会,那里有不少老兵,他们会帮助他们的,如果他们愿意的话,可以到那边去的。”

儿子的回答,让他点了点头,宽慰道:

“嗯,那就好,那就好…”

男人点了点头,言语中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

几个小时后,当飞机抵达的长安时,和很多第一次来到这里的人们一样,他也贴着舷窗看着地面,当他看到长安的天际线,看着在海天之中那些摩天楼的时候,他忍不住轻声喃语道:

“真,真的难以置信,真的难以置信啊…我们、我们…”

说着,泪水从他的眼中流了出来,他的声音哽咽着,没有人听到他在说什么。而一旁的儿子则轻抚着父亲的后背,轻声劝说着他。

良久,在他的情绪恢复后,飞机已经降落了,在他随着儿子走出登机桥时,却有两名穿着便装的人员拦住了他们,他们微微鞠首行礼。其中一位则对他的儿子说道:

“张先生,现在外面有很多记者都希望采访张老先生,但是考虑到令尊特殊的身份,我们希望你们能够拒绝采访。”

来人并没有解释他的身份,而只是用不容质疑的语气对张鸿意说道:

“这也是我们批准令尊依亲入境的时,达成的共识。”

这个共识是什么呢?就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允许他过来和家人团聚。但是也就是团聚而已。不能够接受媒体的采访,也不能够公开发表其他任何言论,否则会在第一时间被吊销依亲签证。

“是的,先生,我明白。”

张鸿意点了点头,说道:

“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请你们放心,我和我父亲都没有任何接受采访的意愿。”

对于父亲来说,他现在所需要的仅仅只是和家人团聚。然后度过余生而已。

“好的,既然如此,那么请您和张老先生跟我们过来,你们可以通过VIP通道离开机场。”

对于此,男人并没有任何抗拒,他知道这是儿子与官方达成的共识,而且他真的也没有兴趣去回答记者的问题。

有什么好回答的?

对于已经70多岁的他来说,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和家人待在一起。至于其他的一点都不重要。

在得知那边拒绝他们过去之后,他的内心总是失落的。甚至可以说是愤怒的他们不过就是一群风烛残年的老人。可是那边却视他们如祸水。

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十几分钟后,他就坐上了儿子的汽车,在汽车驶出机场后,他看到儿子把车停在了路边,然后拿出一个黑色的小盒子。

“爸,我先给大哥打个电话,让他们不要在机场等着了,我们先回家。”

“电话?”

他愣了愣,就看到儿子在那个黑色的小盒子上按下了几个数字…这是什么?

看着儿子把它放到耳边,他诧异道:

“这是电话?”

“对,移动电话…”

想起父亲从来没用过它,张鸿意便解释道:

“这个也是SEA发明,爹,你不知道,当年阁下访美时,就在白宫前,用移动电话接了电话,全世界当时都被惊呆了…”

恰在这时,电话接通了,在儿子和大儿子通话时,他愣头愣脑的看着儿子手里的电话。

不需要电话线,也没有笨重的电话机,就这样可以直接在车里打电话,这实在是太过神奇了。

神奇!

如果说有什么感觉的话,他所感受到的就是神奇,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神奇,以至于让人感觉到有些匪夷所思。

因为张鸿意和大哥他们并不在长安居住的关系,所以,他们先去了高铁站,将租来的汽车停在停车场之后,就进入了车站。

火车站的玻璃穹顶漏下淡金色的阳光,他和儿子站在月台上,然后有些好奇的打量着周围。

广播正用清脆的女声报站,她的声音轻缓,听起来完全没有先前在大陆时乘车时的那种激情洋溢。

突然一阵气流扫过脚踝——不是绿皮火车进站时那种震得地皮发颤的轰鸣,白色的列车像被无形的手推过来,悄无声息地滑进站台。

他猛地睁大眼睛。

这就是高铁吗?

这东西比他在录像中看过的更惊人。他下意识地后退半步,皮鞋跟磕在水泥地上发出闷响,脑子里却闪过半个月前乘火车的情景:绿皮车厢爬满铁锈的扶手,进站时像头喘着粗气的老牛,蒸汽裹着煤烟味扑得人满脸黑灰,车轮碾过铁轨接缝的“哐当”声,隔着三站地都能听见。

鼻尖总萦绕着一股淡淡的柠檬消毒水味,混着空调送出的清爽气流,彻底驱散了绿皮火车里挥之不去的煤烟味、汗味和劣质烟草味。浅灰色的座椅像被熨斗熨过似的挺括,椅套针脚细密得看不见线头。

“这,这就是高铁…”

他在录像带里看到过这种白色的高速列车录像带里称它为子弹列车,也是sEA的象征。

“是的,父亲,这就是高速列车…新世纪未来号,运行时速超过270公里。”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