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254 力压三神僧,剑指黑龙台(1/3)

“上天有好生之德。陆大将军何必如此狠辣?我等方外人士,向来远离两国争锋,就算明哲保身,却也无有大错。”

法正和尚满脸苦色,双手合什求恳道。

这位住持先前还老神在在的一派高僧气度,此时算是真正看明白了,今日这一关绝对不好过。

对方杀心甚坚,携大军攻击,呈灭门之势。

比起北周兵马,还要难缠。

陆无病摇头:“方正住持此言差矣,你等怎么不跟北周兵马去讲一讲好生之德?

看一看景州二十八城,生灵涂炭,家家稿素,四野横尸。

我大离向来宽待江湖人士,值此国难当头,岂不闻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你这山上宫殿房舍之豪奢,万余僧众吃穿嚼用之精细,山下良田连绵数十里,佃户数万。弟子下山为官为将,更是尽享俸…

尔等享用如此福报,不但不思报答,却转眼就投靠北周,放任蛮人屠戮同胞。

如此作为,安有颜面立于此世之间。

既已为敌,那就放马过来,大家拼个生死,岂非应了一句,有因有果,报应临头。”

“阿弥陀佛。”

正当法正住持哑口无言之际,远处传来三声佛号。

三把苍老的声音,从后山传来,绵绵汩汩,响彻云霄。

众人眼前一花,身前就多了三个老和尚。

左方一人面容枯瘦,双眼深陷,全身皮包骨头,身着灰衣长袍,似乎是从枯坟中爬了出来。

枯朽之气遮掩不住,气息衰微之至。

就算有人说他下一刻,会油尽灯枯倒伏在地,也根本不会有人怀疑。

中间一位老僧,却是面容红润,方面大耳,身宽体阔。

合什当胸,有如一座雄山立在那里,虽然感应不到丝毫真气和气血,却让人不敢小视半分。

右面一位老僧,面容端的可喜,笑得双眼微弯,腆着大肚子。

一幅和气生财,笑口常开的模样,看上去极为亲和。

“参见三位师叔。”

法正一看,神情立即大变。

这三位师叔久在后山闭关,已有数十年未曾现身。

听闻三十年前,三位师叔曾联手与北周龙王一战,结果不为世人知晓。

只知那一战之后,北周黑龙王宇文渊退回北境,而三位师叔,却是闭关清修,欲图再进一步,进窥无上之妙。

闭关之前,曾传出话来。

声称不参透天地之要,不遇灭门之危,就不出关。

这时竟然联袂出现,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察觉到山上来人,就算倾全山之力,也无法阻挡,是真真正正的灭门之危。因此,不得不出现。

‘也不知他们到底参透几分天地真意,有没有突破合一境?’

法正和尚转眼望去,没感应到那股身融天地之间的奇异威势,心中不由大恸。

心知三位师叔终归还是功亏一篑,就算有了进境,却也没有根本性的突破…

上一次的选择,可能是毕生最大的错误。

“贫僧明慧。”

“贫僧明心。”

“贫僧明世见过陆大将军。”

三位老僧倒是没有直接喊打喊杀,反倒是开口训斥法正住持。

“法正,即日起,你辞去住持之位,携阖寺僧众追随陆大将军,赶赴沙场,将功赎罪。从此生死有命,不建殊功不得回山。”

魁梧老僧明心淡然说道。

“是,遵师叔法旨。”

法正连忙应下,面如死灰。

“法明,自今日始,你接应住持之位,与般若藏经院一些不谙武学苦行僧人,照拂十岁以下的幼小孩童。从此参禅礼佛,不再过问江湖诸事。”

后方一个清瘦文雅的木讷中年和尚,走上前来,眼神平静,恭敬一礼:“谨尊师叔法旨,师侄自今日起,只念佛参禅,教授弟子…”

“且慢。”

陆无病突然开口道。

先前三位老僧出现,安排寺中人事,安排阖寺武僧加入大离军中,也算是间接承认了错误,但是,还不够。

“昔日独臂神僧毕生行侠江湖,活人无数,后来踏入无上大宗师之境,破虚而去,敝人是十分敬仰的。

三十年前,明慧、明心、明世三位神僧力战北周黑龙王,逼其退出大离境内,我也是佩服的。

真说起来,当初大梵寺有功于天下,有功于百姓,却也得到了诸多好处,百姓供养大梵寺,倒也不算亏欠。

但是,当日法正住持屈服于北周,任蛮人兵马马踏江南,影响太坏,却是不可不罚。

除所有武僧加入军中,以功抵罪之外,这山下良田,寺内粮食,却是得拿出来…

如今各州各府田地尽归朝廷所有,粮食也按丁口分配,除军功授田与所得赏赐之外,每人仅能分得十亩,按律上缴赋税。”

“这…”

三个老僧齐齐一怔。

四周众僧全都面色大变。

这是掘了大梵寺的根基啊。

如果田亩上缴,每人仅分一点点,还要上缴赋税,他们这些出家人,岂不就成了农夫了?

那还有什么时间,有什么资源去学经习武?

一片嗡嗡声传来。

若非先前杀了百十余人,地上鲜血一片,此时恐怕有人出声抗议了。

陆无病并不理会,自顾自又道:“从今往后,天下僧众,需要考核佛门经义,精通者方能入籍出家。

否则,不予认可。

一旦有人私自出家被发现,后果很严重。至于天下僧人定额人数,日后再议。”

这话一说,沸腾之势就再也压制不住,那些和尚全都眼珠子都红了。

不但断根基,更是绝后路。

他们是练武的,哪里会什么佛学经义?

别说考核了,看都看不太懂,大多数和尚只会念一句阿弥陀佛,那些枯燥的佛经,听过就忘,甚至,有些人连字都不会写。

这还罢了。

以后还得限制出家者人数。

只要动脑子想一想,就知道陆无病此言是什么意思。

不可能一家寺院安排个成千上万的人做和尚,能够给三五十个名额,估计都算是尊重佛祖。

如此一来,大梵寺还是大梵寺吗?

“别说我不给面子,三位神僧,今日不如咱们试手一次。

若是你三位联手,能挡住我十招不败。本将军也就不为己甚,只是带走诸位武僧,不扰大梵寺分毫。

若是你三位联手,挡不住十招,不如,三位也加入军中,为灭周之战尽上一分心力。”

说白了,陆无病看上这三个老和尚了。

虽然他们没有出过手。

但看这气势,竟是比藏经阁的归真境老和尚明法还要圆融,估计他们一身本事,也要强过明法不少。

要不然,也不会在三十年前曾经挡住天下八王之一的北周黑龙王。

更何况,三十年过去,就算是他们没有大的进境,修为也会增加不少。

这样的对手,对于陆无病衡量自身实力有着极大帮助。

最大的帮助,当然还是为了应对北周可能出现的高手。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